防侵害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总结.docx
防侵害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总结
PAGE2
防侵害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总结
防侵害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总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学生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使学生学会如何尊敬他人,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相关信息。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揭示主题:
播放一则校园欺凌事件的新闻报道。
教师:看到这则新闻,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教师总结校园欺凌的定义:我们要维护和谐的校园环境,就需要杜绝一切欺凌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二)校园欺凌分类:
展示校园欺凌图片(慢悠悠的欺负类照片,故意恶意找茬照片),大家说说他们的行为对吗?如果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这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恐吓等行为,并对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
(三)列举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
1.校园欺凌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状况,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业。
讨论发言:学生甲:我觉得校园欺凌会使受害者产生不良的心理状况,如恐惧、自闭等,有些还会导致受害者精神崩溃,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学生乙:我赞同你的说法,并且我还认为实施欺凌的学生也可能会产生幸灾乐祸、心理扭曲等不良心理状况。学生丙:我认为这种行为对双方都不利,当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学生应该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而不是“以牙还牙”或以更恶劣的态度回击对方。学生丁:我认为如果双方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对待对方的话,那么双方都会产生报复心理,从而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2.校园欺凌会破坏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校里充满了欺凌行为,那么学校里就不会有安宁之地,老师也会没有心情去上课,去教好书,学生更没有心思去念书了。同时,受欺凌的学生也会不敢去上课,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秩序被破坏了。教师点评补充:确实如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需要全体师生共同来维护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越来越好。
(四)探讨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五)怎样做一名抵制校园欺凌的小卫士。(教师提示多处)
1.我们要合理化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要学会与老师、家长和同学沟通,学会寻求帮助。拒绝成为校园欺凌的帮凶。
3.正确对待他人的言论和看法,坚持自己的原则,敢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并积极宣传抵制校园欺凌的相关信息。
4.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获取正能量。坚决抵制网络欺凌、恶意诽谤等不良现象,遇到类似现象应该及时举报给平台管理人员以及学校政教处、德育处等相关部门,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权益。(与抵制校园暴力这一背景结合比较紧密的两条。)5.作为国家的小公民、小主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督促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与主题结合不紧密)
6.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食品、礼物;上下学途中尽量结伴同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等。(这部分内容与主题关系不大。)
7.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努力成为一名抵制校园欺凌的小卫士,为维护和谐的同学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主题联系不够紧密。)
(六)反思总结。(展示主题)通过本次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同学们自由发言。)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应该做一名抵制校园欺凌的小卫士,为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过渡到下课)
四、活动反思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看到抵制校园欺凌从点滴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教师考虑不够周到,活动时间比较紧张,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可能考虑不够周到。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策划,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提前进行引导
防侵害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总结
一、教育背景
在当今社会,侵害他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学校这种公共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防侵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侵害现象,认识侵害对人的身心影响。
2.学习防侵害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培养防范侵害的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次班会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