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2.doc

发布:2017-01-12约2.53万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2 :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1.?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复习回顾: 导 言: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 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1、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是”催化剂”。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3、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2.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二、乳畜业 1、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奶牛, 3、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 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活动:1.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饲料因素: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 提示:图3.19和3.20反映出西欧具有广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 草的生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