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docx

发布:2025-03-13约1.7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

指南相关临床问题

临床问题1:DKA严重程度如何分度?

推荐意见1:使用静脉血气分析pH或HCO3-评估中重度DKA。pH7.1或HCO3-5mmol/L为重度;pH7.1~7.2或HCO3-5~10mmol/L为中度(GPS)。静脉血气pH7.2~7.3或HCO3-10~18mmol/L时为轻度。静脉HCO3-18mmol/L较15mmol/L灵敏度更高,尤其是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推荐以HCO3-18mmol/L为轻度诊断阈值(1C)。

临床问题2:如何选择纠正DKA的补液方式以及判断快速补液时机?

推荐意见2:轻度脱水者可选择口服或者静脉补液(GPS)。中度脱水以上的患儿均需静脉补液(GPS)。存在组织灌注不足而无休克表现的DKA患儿,快速补液阶段推荐生理盐水(0.9%NaCl)10~20ml/kg,30~60min静脉滴注(GPS)。存在组织灌注不足而有休克表现的DKA患儿,快速补液阶段推荐生理盐水10~20ml/kg,10~15min静脉滴注,第1小时总量不超过40ml/kg(GPS)。

临床问题3:快速补液阶段液体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晶体液而不是胶体液(GPS)。首选生理盐水(1B)。

临床问题4:维持补液时液体速度和液体张力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4:推荐24~48h完成补液(1B)。推荐0.45%~0.9%的NaCl溶液作为维持补液液体(1B)。

临床问题5:胰岛素剂量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5:起始静脉短效胰岛素推荐剂量为0.05~0.10U/(kg·h)(1B)。

临床问题6:维持补液时补钾指征以及如何选择补钾浓度?

推荐意见6:治疗时若初始血钾≥5.5mmol/L,纠酮过程中暂时给予不含钾液体,每小时监测血钾,血钾降至5.5mmol/L并有尿时开始静脉补钾;初始血钾正常,推荐静脉补钾浓度为40mmol/L(0.3%)(1B)。初始血钾在2.5~3.5mmol/L,宜在复苏补液时和胰岛素治疗前开始补钾,推荐浓度为40mmol/L;如若复苏补液后才开始补钾,则推荐静脉补钾浓度为60mmol/L(0.45%)(1B)。初始合并严重低钾血症时(2.5mmol/L),可暂停复苏补液后的胰岛素治疗,积极补钾直到血清钾水平2.5mmol/L(GPS)。

推荐意见7:纠酮应持续补钾(静脉为主,口服为辅),根据监测的血清钾浓度调整补钾速度(GPS)。静脉补钾的最大速率为0.5mmol/(kg·h),如果补钾速率达到最高时仍有低钾血症,可以降低胰岛素持续输注剂量;纠酮结束后仍有低钾血症时可继续口服补钾(GPS)。

推荐意见8:合并肾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患儿,慎重补钾(GPS)。

临床问题7:什么情况下使用碳酸氢钠?

推荐意见9: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2C)。严重酸中毒(pH6.9)或者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可考虑使用(GPS)。

临床问题8:发生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推荐意见10:重视严重酸中毒,静脉pH值越低,HCO3-水平越低或二氧化碳分压越低,脑水肿风险越高(1D)。重视初始严重高血糖(2D)、新诊断糖尿病(2D)以及尿素/肌酐水平升高的患儿(2D)。

推荐意见11:关注反复DKA(GPS)、小年龄(尤其是5岁)、难以矫正的低钠血症以及开始治疗的第1小时内即开始应用胰岛素的患儿(GPS)。

临床问题9:如何诊断与识别脑水肿?

推荐意见12:脑水肿的临床诊断参考Muir等制订的标准,即满足1个诊断标准或者2项主要标准或者1项主要标准加2项次要标准(1C)。

推荐意见13:如果临床怀疑脑水肿,即刻开始治疗,不应等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延误治疗时机(1C)。

临床问题10:脑水肿如何治疗?

推荐意见14: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合并脑水肿的患儿,在除外禁忌证后考虑甘露醇静脉滴注,推荐0.5~1.0g/kg,30min内静脉滴注,临床表现无明显好转者,可以2h后重复1次,应用过程中监测出入量和电解质,保证循环血容量稳定(1C)。

推荐意见15:反复甘露醇治疗无好转,或者治疗中血钠进行性降低的患儿可考虑静脉滴注3%NaCl溶液,密切监测电解质和渗透压(2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