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变更管理规定.docx
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总则
为加强XXXXX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术改进、技术措施落实等过程中的设备变更管理,控制变更风险,防范事故发生,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Q/SY1237-2009),油田公司《XXXX公司工艺、设备及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指设备变更,指采气厂所属设备实施的变更。
质量安全环保科是XXXXX设备变更的主管部门。
管理要求
设备变更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产品质量改变;
设备变更的类型分为同类替换、微小变更、重大变更、紧急变更、临时变更,所有工艺、设备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实行分级管理。
同类替换
同类替换是指符合相同设计规格的产品间的替换。
同类替换的管理,设备所属的基层单位(场、站、队、班组、井区等)或维修单位,应建立设备同类替换清单,具体参见附件一,由设备维修主管批准后建档列入管理。设备同类替换清单应定期更新。经批准的同类替换项目,不需执行变更管理程序。
微小变更
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参数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技术范围内的变更”。
微小变更的管理,需要执行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前设备所属的XXX级单位应识别和分析变更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应作为变更申请的主要内容。
重大变更
重大变更是指涉及设备设施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变更。
重大变更的管理,需要执行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前质量安全环保科应根据变更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程度,确认是否需要开展工艺危害分析(PHA)。如果需要PHA,需要XXX附有完整且经批准的PHA报告和审核意见,分析结果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应作为变更申请的主要内容。
紧急变更
紧急变更是指需立即实施的变更,即满足紧急情況下,正常的变更流程方式无法执行时的需求,如:在夜间,周末假日和一些不寻常的情况下,需要在48小时内实施的工艺及设备变更。紧急变更必须在变更完全审批和存档前实施,否则将可能立即导致一个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重大环境或安全事故,或巨大经济损失。
紧急变更的管理,由于没有条件允许做书面的工艺危害分析,由二级单位的生产、工艺、技术人员进行非正式(口头)的危害分析,重点关注变更带来短期、直接的伤害。在工艺系统恢复到正常状况后或紧急变更一个月期限届满时,应将变更恢复原状,否则必须申请正式的变更,即重新组织人员对紧急变更的内容进行审查,并更新相关的文件资料。
临时变更
临时变更是指临时性的变更,即在规定期限内有效的变更。一段时间后可能变成永久变更或恢复到原来状态。临时变更的期限通常不超过6个月。
临时变更的管理,临时变更必须注明有效期限及所需要的特定监控措施,当临时变更在有效期内无法恢复,应由变更申请人在有效期到期前进行延期申请,有效期累计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设备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项目投用、变更关闭五个环节,具体流程参见附件二。
变更申请由属地单位提出,变更申请人应初步判断变更类型、影响因素、范围等情况,并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确认变更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变更申请。微小变更申请填写《微小变更申请审批表》(参见附件三)。重大变更申请填写《重大变更申请审批表》(参见附件四)。紧急变更时无需填写变更申请审批,但紧急变更期满后,仍未恢复原状的,要填写相应的变更申请审批表。临时变更视微小变更或重大变更,填写相应的变更申请审批表。
变更审批由变更管理类型、管理级别对应的管理人员审批。微小变更由XXX直线业务负责人审批;重大变更由厂业务主管领导审批。变更审批人(或其授权代表)根据变更申请内容进行变更审查,必要时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审查小组进行技术与安全审查。
变更审查完成后,变更审批人对审查意见、危害及控制措施和变更实施前的准备情况确认后,并提出审批意见。
变更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变更目的;
变更内容;
变更依据的相关技术资料;
变更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变更带来的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危害分析及风险削减措施);
涉及操作规程修改的,审批应提交修改后的操作规程;
涉及工艺安全信息更新的要求(谁负责更新、谁负责审查等);
对人员培训和沟通的要求(谁负责组织、参培人员、培训内容等);
变更的限制条件(如时间期限、物料数量等)。
技术与安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
审查变更的技术可行性;
识别和分析变更可能带来的工艺风险,可采用检查表法、HAZOP或其它工艺危害分析方法;
提出防止或削减风险的建议,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
提出变更需要的其它专项研究和分析;
提出工艺安全信息修改及培训任务清单。
变更实施严格按照变更审批确定的内容和范围组织实施,并对变更过程实施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