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土资源规化.doc

发布:2018-04-18约1.5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分析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所谓的耕地保护,就是采用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其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 1、耕地保护目标 耕地保护目标即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耕地问题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在一定阶段时间内,局部地区自身耕地总量的增减所达到的自我平衡;(2)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局部地区之间耕地的增减所达到的互补平衡。实现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自我平衡”与“互补平衡”相结合的“总体平衡”。 2、耕地保护的内容 (1)耕地的数量保护 耕地数量保护就是各种措施严格控制现有耕地面积的减少,积极增加耕地面积,以达到耕地数量平衡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严格控制耕地转化为非耕地; ② 对非农业建设项目批准占用耕地的,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③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④ 进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2)耕地的质量保护 耕地质量是指耕地用于一定的农作物栽培时,耕地对于农作物的适应性、生物的生产能力(更低能力)、耕地利用后经济效益的多少和耕地环境是否被污染四个方面。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②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③ 防止土地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 ④ 禁止破坏耕地。 (3)耕地的环境保护 耕地的环境保护是指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以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措施。 简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推进我国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答:水土资源特征:(1)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平低。我国水土资源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另一方面是利用不当造成的问题,如供水能力不足,管理不善,掠夺是开采引起的环境恶化等;(2)水土资源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我国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与耕地分布正好相反。 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储量有限;(2)补给的循环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用途的不可替代性; 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地域性与差异性;(2)有限性和供需的矛盾性;(3)永久性与可变性;(4)生产性和周期性。 水土资源面临的问题:1)水旱灾害依然频繁,而且有加重的趋势;2)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的程度在加剧;3)全国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比较脆弱;4)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5)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差,灌溉方式不合理,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课采取的措施:1)在水资源的配置和保障方面,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根本,加强制度建设和水资源的配置工程建设,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2)在防洪减灾方面,进一步重点加强重点蓄滞洪区的建设,使全国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河段基本得到治理,结合干支流水库建设,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3)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4)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重点保护水源地,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加大水土保持建设力度;5)加强环境保护,其中可包括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实行奖惩结合、充分合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开采和防治并重的方针、明晰资源产权关系,健全责任制和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