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大全_免费下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目的
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进行控制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范围内
管理职责
厂办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督促、检查;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实施;
厂长批准安全生产目标。
工作程序
制订
厂办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管理评审结果、风险评价结果、标准系统评价结果及绩效情况,为不断改进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起草安全生产目标,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后,由厂长批准实施。
实施
厂长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
目标分解实施
厂办将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以安全目标责任书形式分解到各部门,确保目标的落实。
实施结果考核
厂办负责半年进行一次预考核,每年12月进行全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做为安全奖惩依据。
安全生产目标的评审及修订
通过考核结果,分析安全生产目标的适宜性及内外部条件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
方针与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发展
总体目标:零事故、零工伤、零职业病。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重大火灾、爆炸、食物中毒,死亡事故为零;
2、职业病为零;
3、工伤事故≦2%;
4、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率100%;
5、安全隐患整改率≧95%,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6、安全设施完好率100%;
7、特种作业人员有效持证率100%;
8、防雷防静电检测合格率100%。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健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
术语和定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应负责和应当改进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出明确规定的制度。
职责
厂办负责组织制定、签发本企业各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明确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安全员负责在年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和绩效测量。
内容与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
厂办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2) 企业领导层、各部门、安全员、岗位从业人员均需制定适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如下要求:
实用并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适时进行修订;要与企业各种管理制度协调一致;要符合企业部门、班组、岗位实际情况,责任制内容要描述明确、具体、可行,便于考核。
(4)厂长和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下列活动:
①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确保目标实现所需资源;
② 在日常会议中与员工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③ 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巡查;至少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回顾纠正行动;
④ 参加安全生产会议;
⑤ 至少每年评审一次安全标准化系统;
⑥ 参与风险评价和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
⑦ 参与安全生产检查,认可安全生产表现;
⑧ 参与安全生产培训;
⑨ 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
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理解,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评审
定期评审与更新,保持适宜性:
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符合性;
与市场管理体制的协调性;
所有责任制的可操作性。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和各岗位的作业人员,均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
考核组由厂长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考核的内容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考核期为一年。
工作。
6 财务科负责财务业务结算。
四 管理内容:
1 厂长负责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第三方,并做好安抚工作。
2 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按《工伤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3对医疗期满的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财务科必须及时帮助办理上报伤残等级的鉴定工作。
4 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病残等级的,财务科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帮助伤残职工办理相关待遇。
5 事故后财务科应及时到保险本单位办理相关赔付事宜。
6 相关记录永久保存。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目的:为确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这些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使用范围:适用于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