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电感器制造工艺发展评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片式电感器制造工艺发展评述
③
?32?JMagnMaterDevicesVl31No2
文章编号:1001.3830(2000)02.0032.O8
片式电感器制造工艺发展评述
8)
摘要:烈日本有关专利为基础,按产品类型分刺评速近l0年间片式电感器制造工艺
面的:】瑶关键
:
.
:苎兰垒兰;璺墨彗薄膜:兰堂
中图分类号:TM55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我国片式电感器行业与其它无源元件
一
样在不断发展.从9O年代初相继建立
第一条绕线型片式电感器生产线及积层型
片式电感器生产线后,目前积层型已形成
年产5亿只的能力,绕线型则已有1o余
条生产线,也有年近4亿只的生产能力.
广东地区还有一些独资外企具有很大的绕
线型片式电感器的生产量.可以说片式电
感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水平相
比,不仅规模小,而且积层型大感量片式
电感器合格率低,工艺不成熟:绕线型铁
氧体磁芯微亨级片式电感器规格单一:陶
瓷芯高频纳亨级片式电感器已有1O多条
生产线,但品种规格雷同.在大生产技术,
为满足各种性能要求(包括特殊应用条件
下的要求)的制造工艺等方面也缺乏深入
研究.这些明显不足直接影响我国产品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产片式电感器的应
用领域.本文以生产规模与技术都远胜于
欧美的日本有关片式电感器的专利文献为
基础,评述世界片式电感器的进展,愿能
收稿日期:1999.I1.0
对我国这一行业的发展有些启迪.鉴于作
者已分别对1987年以前世界各国的全部
片式电感器专利及1988~1993年以来的
专利文献作过评述[Il,这里仅涉及1989
年以来的专利文献.
2积层型片式电感器
2.1制造方法
积层型片式电感器的通用工艺为叠片
通孔工艺(半干法)及交叠印刷工艺(湿
法),惯常采用湿法的TDK公司1989年
推出能短周期制成片式电感器的”干法工
艺”,即叠压具有略小于一圈连续内导体
的磁性单元(内导体两端分别暴露于磁性
单元的上,下表面)达到所需厚度,并使
其内导体导通而连成线圈形,再加端电极
制成电感器.显然它比湿法的交叠印刷,
数次焙烧过程大大缩短了制造周期,也比
半干法所需的对位通孔简捷1992年TDK
公司又提出制造小型化,高尺寸精度片式
电感器的新结构【3】j它采用的工艺流程示
于图1.在铁氧体基片上印刷导体膜图案,
铁氧体的两端有双层金属膜制成端电极并
200O年4月磁性材料及器件?33?
与导体图案电连接,电极金属膜围绕磁条
(bar)的两端几乎成”u”形.其双层结
构的下层为NiCr,Ti或cr的溅射膜,与
铁氧体有高附着力:而上层则为低电阻的
Cu镀膜.这种结构髓减少材料成本.图2a
的粗线表示端部几乎成”u”形的溅射膜.
图2b为双层膜的端电极外形.图2c表示
带导体图案的铁氧体基片经”通孔”连接
的电感器内部结构.
以前在片式电感器领域不多见的东北
金属公司(TOKIN)1990年提出,以多重
挤出头连续注塑成型制成细条连续磁性片
与成型的细条导体连续片交叠,加压并切
割等工序,可以实现片式电感器的自动化
大生产.1998年该公司又提出,为避免外
电极中出现气孔,在有机粘合剂中加入低
电阻金属粉,再向粘舍剂加入玻璃体,混
未体
烧基
的片
铁
氧
印
刷
导
体
膜
积1l叠形
成
缝
合,干燥,焙烧后形成电极.这种工艺抑
制了因电极中气孔的出现而招致电极与元
件剥离的麻烦,从而改善了元件的可靠
性.我们1992年去仙台该公司考察时曾
参观磁材生产线及磁膜,磁卡生产车间,
但其磁膜实验室未让参观,看来他们对片
式电感器关键工艺是很珍视的
1996年松下电器提出,将电涂覆形成
的线圈化片形导体移至片形磁性层之间.
利用通孔电连接,制成积层型电感器.采
用磁性层可以减少陶瓷片式电感器的层
数,提高阻抗,并减小导体电阻,提高元
件可靠性,以便用于薄型数字化设备高密
度组装电路的降噪声部件中.
2.2几方面的改进
2.2.1大生产适应性
太阳诱电1994年提出,为了防止线圈
烧
层jJ压ll醇ll结
端
电
扳
成
膜
端
电
投
烧
结
图1TDK的小型化,岛尺寸精度片式电感器工艺
0尚部”U形睦
H:
(b)双层磷的喘电撮外形(c]内部结构
图2积层型片式电感器结构
?34?JMagnMaterDevicesVl0l3lN02
导体图案在叠层压接时发生错位,当在30
um厚的生陶瓷片制作用于层间连接的通
孔(直径0.2mm)时,在印于陶瓷片上导
体图案的边缘同时形成用来缓压的孔.印
有”u”形导体图案的生陶瓷片(中心部
位有两孔)交替制备,这些瓷片叠层,压
接形成多层体,以常规方式切成片式元
件,烧结后加外电极构成独石片式电感
器.松下公司1998年提出.将叠层体中
伸出的金属线在大生产中以适当的方法不
需打弯而使其做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