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pdf

发布:2025-03-23约7.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第1页

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艾斯;郑健;蔡聪敏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NCS)的临床疗效,旨

在积累临床经验,提高NC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NCS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NCS患儿

左肾静脉(LRV)内径值以及尿沉渣镜检法测定尿红细胞计数。应用活血益肾方

治疗NCS儿童,观察治疗前后LRV内径值及尿红细胞计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NCS患儿存在受压处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的LRV内径比值明显升高,治疗后6个

月,中药组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时的LRV内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

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尿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活血益

肾法治疗儿童NCS的有效率高达86.6%。结论血瘀肾虚是NCS患儿的基本病

理改变,活血益肾方通过改善左肾瘀血,降低LRV内径比值,改善LRV血液循环,

减少尿红细胞的排泄而发挥显著疗效,可有效用于儿童NCS的临床治疗。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6(031)019

【总页数】4页(P2814-2816,2817)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活血益肾方;血瘀肾虚;血尿

【作者】艾斯;郑健;蔡聪敏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

属人民医院儿科福州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福州350004

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第1页

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第2页

【正文语种】中文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NCS)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renal

veinentrapmentsyndrome,LRVES),又称为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

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到挤压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左腹部痛或左腰部痛,可伴发直立性调节障碍、左精索静

脉曲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NCS引发的临床症状中,血尿为多见,杨霁云等[1]

通过汇萃分析,国内报道的386例NCS患儿中表现有血尿者259例(65.4%),有

直立性蛋白尿患儿137例(34.6%)。

中医药治疗儿童胡桃夹现象导致的血尿或蛋白尿一直是一种较具特色且效果显著的

方法。笔者认为,NCS存在血瘀肾虚的病理改变。临证时以活血益肾法为主要原

则治疗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NCS,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临床资料,为活

血益肾方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2014年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NCS

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中药组中男6例,

女9例;年龄分布1~7岁6例,8~14岁9例,平均年龄(8.20±3.51)岁;病程

最短者6月,最长者3年,平均病程(16.27±8.75)月。对照组中男9例,女6例;

年龄分布1~7岁8例,8~14岁7例,平均年龄(6.80±3.45)岁;病程最短者6

月,最长者2年10月,平均病程(14.00±7.31)月。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

均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在仰卧位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肾脏血管,左肾静脉狭

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2倍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