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 钻井工程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第四部分 地面工程 一、油气集输系统 二、油气处理系统 三、油田注水系统 四、油气管道输送 一、油气集输系统 四、油气管道输送 丝堵 油管 套管 油层 油层 1、正注:从油管向井内注水; 2、反注:从油套环形空间向井内注水; 3、合注:从油管和油套管环形空间同时向井内注水; 4、笼统注水:不分层段、相同的井底压力下注水方式; 5、分层注水:在注水井中下入封隔器,把差异较大的油层分隔开,再用配水器进行分层配水,使高渗层注水量得到控制,中低渗透率油层注水量得到加强,使各类油层都能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注水工艺 油层 油层 人工井底 油层 偏心配水器 球座 死堵 封隔器 封隔器 偏心配水器 尾管 分层注水井井下工艺管柱 筛管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1、修井维护 大修:打捞落物、套管修复、封窜堵漏 小修:检泵、检管、换封 五、井下作业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油井出水:按其来源可分为注入水、边水、底水、上层水、下层水和夹层水。 油井出水的危害:(一)油井出砂(二)设备腐蚀(三)油井停喷(四)形成死油区(五)增加采油成本。 2、找水与堵水 出水层位的确定 1)综合对比资料判断 2)水化学分析法 3)地球物理资料判断 4)机械法找水 5)找水仪找水 油井堵水的方法 1)机械堵水 (封隔器卡封高含水层) 2)油井化学堵水 3)底水封堵技术 五、井下作业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3、增产措施 压裂: 水力压裂 高能气体压裂 酸化: 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酸化 砂岩地层的土酸酸化 酸化压裂 其它增产技术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减少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和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从而达到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目的,提高油气田工业开采价值。 五、井下作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迅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的石油最大需求将达4.5亿吨,但是我们最大产量仅为2.01亿吨。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原油的可采储量。主要途径有: 第一增加地质储量。就是发现新油田、老油田扩边、扩层。这对我国石油工业而言,潜力越来越小。 第二提高原油采收率。注水开发的油田,其原油采收率通常只有20%~40%;因此,提高原油采收率,对我国各油田潜力非常大。 六、提高采收率 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的油气田,其采收率高的已超过70%,低的不足10%。我国东部油田平均采收率为30%,尚有2/3的原油滞留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巨大的待开发的油气资源!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提高采收率 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中能采出的石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率数。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年的产量。 采收率:8~15% 采收率:25~45% 采收率:45~70%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通过向油藏注入化学剂,以改善流体和岩石间的物化特征,如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等。主要包括:聚合物驱、活性剂驱、碱驱和复合驱。 1、化学驱油法-技术优势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指向油藏中注入一种能与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完全或部分混相的流体驱替原油的开发方法。按照使用的混相注入剂,分为:烃类混相驱、非烃类混相驱 驱油机理:气体与原油之间建立混相带,消除界面张力, 提高驱油效率。 2、混相驱油法 烃类混相驱 高压干气驱油 液化石油气驱 富气驱油 非烃类混相驱 CO2 驱油 N2 驱油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3、热力采油法 热力采油法主要用于稠油(地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大于10000mPa.s或相对密度大于0.95的原油)的开采,但也可以用于开采稀油。 热力采油工艺:注热流体法(蒸汽)和油层就地燃烧法 稀油 稠油 向油层注入热流体或使油层就地发生燃烧后形成移动热流,主要依靠热能降低原油的粘度,以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的采油方法。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1)注热流体法-蒸汽 注蒸汽采油是以水蒸气为介质,把地面产生的热注入油层的一种热力采油方法。分为: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 在一口井完成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连续过程。从注蒸汽开始到油井不能生产为止,即完成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周期。 根据油藏实际情况,可吞吐若干个周期。 蒸汽吞吐过程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火烧油层:采用适当的井网,将氧气或空气注入井中并用点火器 将油层点燃,燃烧前缘的高温不断使原油蒸馏、裂 解、并驱替原油到生产井。 (2)火烧油层 火烧油层燃烧过程示意图 第三部分 采油工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