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艾滋病病毒中不含有的有机大分子是()
A.DNA B.蛋白质
C.RNA D.磷脂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多种多样的基因 B.丰富的物种数目
C.丰富的个体数量 D.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某同学用甲、乙两种浓度的2,4-D(甲浓度小于乙浓度)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不需要()
A.以2,4-D浓度为自变量,用同种扦插枝条进行再实验
B.再在高于乙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再在甲、乙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D.再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
4.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B.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需要消耗ATP
C.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
D.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
5.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
6.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A.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密度梯度离心法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D.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诱变育种法
7.通过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副中心园林绿化提升、山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北京市2020年将新增造林林17万亩、改造提升5230亩,让“城市绿毯”愈加浓厚,让“绿色项链”更加精致。下列有关这一规划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城市的自净能力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 D.使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高
8.(10分)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因。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做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有紫色反应
B.β-AP的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C.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9.(10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毒为RNA病毒。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11日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我们以前也从未见过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1)新型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模板来自于____________,原料来自于______。
(2)一些人虽然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没有什么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血液中的病毒通过____________免疫清除,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通过____________免疫释放出来,进而被吞噬、消灭。
(3)新型冠状病毒RNA链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PolyA“尾巴”结构。这结构与真核细胞的mRNA非常相似,也是其基因组RNA自身可以发挥翻译模板作用的重要结构基础,因而省去了RNA——DNA——RNA的转录过程。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