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摘要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兴起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锂离子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
注。电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种类很
多。石墨作为第一代负极材料,其性能稳定性好,但容量仅为372mAh/g。锡基负极
材料由于其994mAh/g的高理论容量备受关注。但由于在脱嵌锂过程中会产生很大
的体积膨胀,容易发生粉化现象,导致电池容量损失、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为了缓
解这一问题,通常采用以下措施:纳米化、合金化、碳包覆等。本论文将Sn基材料
和碳材料复合,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来制备介-
孔碳包覆锡复合材料和中空碳包覆锡复合材料,并对两种复合电极材料进行多种表
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SnCl2HO
()本课题以2·2为锡源,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
具有多孔结构的碳包覆锡复合材料。多孔碳具有良好的孔隙连通性和较大的孔道直
+
径,能够促进电解液中Li的快速传输和扩散,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实
Sn
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锡()含量、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均会对电
SnSn
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造成影响。含量过低的样品比容量不高,而含量过高的样
品则稳定性较差,热处理条件会造成材料孔结构和导电性的明显差异。在Sn含量为
60%7004h
、热处理温度为℃、热处理时间为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具有最优
100mA/g100350
的电化学性能。其在的电流密度下,次循环之后储锂容量保持在
mAh/g左右。在1A/g的高电流密度下,电池容量仍可以达到196.3mAh/g,当电流
密度恢复至100mA/g的小电流时,容量能够很快恢复到402.1mAh/g,展现出良好
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
(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碳包覆锡复合材料。中空碳在
Sn
包覆过程中起到屏障的作用以防止金属颗粒之间的聚集;中空碳的空隙空间较大,
能提供大量的通道和空隙,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以及锂离子的传输,在反应的过程
中Sn金属颗粒经历体积变化而碳壳不会发生塌陷;中空碳自身也是一种可以用来额
外存储锂离子的活性材料。结果表明,酚醛树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热处理温度
等因素均会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造成影响。酚醛树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主要
影响碳球结构及复合材料中Sn的含量;热处理温度主要影响碳层导电性和Sn颗粒
854h700
尺寸大小。在聚合温度为℃、聚合时间为、热处理温度为℃的最佳条件
I
下制备出的样品,具有中空碳包覆的典型结构,其中Sn颗粒尺寸为15nm左右,碳
球尺寸为100nm左右。该材料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50次循环后放电
630mAh/g99.1%10
比容量在左右,库伦效率为,充放电比容量在循环圈后可基本
保持稳定。该材料也有着良好的倍率性能,在100mA/g、200mA/g、400mA/g、700
mA/g1A/g577.4mAh/g482.5mAh/g384mAh/g322.1
、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