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PT

发布:2017-06-02约7.74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一)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二十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是人的精神世界内部,都出现了新的矛盾和不协调。因此,尽管“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样,“建设和谐文化”也就成为先进文化时代内涵具体化和明晰化的现实要求。   六中全会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实际上揭示了和谐文化的核心功能。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保证“重要任务”的完成。 应该说,提出“和谐文化”,既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超越。从继承的角度说,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美即和谐”、“公正即和谐”,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都可以成为“和谐文化”的思想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时间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精确概括 爱国主义表现为: 1.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对祖国前途怀有坚定的信念。 2.对祖国的河山、人民、历史和文化,对祖国的一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