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区域划分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粉尘爆炸区域划分培训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粉尘爆炸区域划分为20区、21区和22区三个区域。
2.20区是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3.确定粉尘爆炸区域的范围时,应综合考虑粉尘的特性、释放源的级别和位置、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等因素。
4.粉尘的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5.对于通风良好的场所,粉尘不易积聚,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可适当缩小。
6.释放源是划分粉尘爆炸区域的基础,根据粉尘释放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和二级释放源。
7.连续级释放源是指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如粉尘容器的内部、通风不良的粉尘储仓等。
8.一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如粉尘装卸口、搅拌机等。
9.二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间释放的释放源,如清扫口、检修孔等。
10.在21区内,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应采用防尘电气设备。
11.22区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12.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图和危险区域划分表确定。
1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粉尘的粒度和分散度、粉尘的湿度、空气的含氧量、点火源的性质等。
14.当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区域为非爆炸危险区域时,应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冲区域。
15.对于工艺设备内部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设备的结构、运行方式和粉尘特性等因素确定。
16.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有效控制粉尘的扩散,防止粉尘在危险区域内积聚,通风量应根据粉尘的产生量和释放源的情况确定。
17.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18.划分粉尘爆炸区域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布局、门窗的位置和朝向等因素对粉尘扩散的影响。
19.若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粉尘,应根据危险性最大的粉尘进行区域划分。
20.定期对粉尘爆炸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区域划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个区域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的区域()
A.20区
B.21区
C.22区
D.非爆炸危险区
答案:A
2.下列粉尘中,爆炸危险性最大的是()
A.粒径大的粉尘
B.粒径小的粉尘
C.湿度大的粉尘
D.密度大的粉尘
答案:B
3.一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释放粉尘。
A.连续
B.周期性或偶尔
C.不会
D.长时间
答案:B
4.22区应采用的电气设备类型是()
A.防尘型
B.隔爆型
C.增安型
D.本质安全型
答案:A
5.确定粉尘爆炸区域范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粉尘的颜色
B.释放源的级别
C.通风条件
D.生产条件
答案:A
6.通风良好的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会()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7.连续级释放源对应的区域是()
A.20区
B.21区
C.22区
D.都不是
答案:A
8.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相邻的非爆炸危险区域与危险区域之间应设置()
A.防火墙
B.缓冲区域
C.隔离带
D.警示标志
答案:B
9.对于工艺设备内部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主要依据是()
A.设备的外观
B.设备的价格
C.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D.设备的品牌
答案:C
10.粉尘的湿度对粉尘爆炸的影响是()
A.湿度越大,越容易爆炸
B.湿度越小,越容易爆炸
C.湿度对爆炸无影响
D.湿度适中时容易爆炸
答案:B
11.划分粉尘爆炸区域时,多种粉尘存在应按()粉尘进行划分。
A.密度最大的
B.颜色最深的
C.危险性最大的
D.粒径最大的
答案:C
12.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量应根据()确定。
A.人员数量
B.建筑物面积
C.粉尘产生量
D.设备功率
答案:C
13.以下哪种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会释放粉尘()
A.连续级释放源
B.一级释放源
C.二级释放源
D.都不是
答案:C
14.21区采用的电气设备应能()
A.防水
B.防尘
C.防火
D.防腐蚀
答案:B
15.定期对粉尘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