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1566-2010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 .docx

发布:2025-03-26约3.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03.100.01A01

备案号: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566—2010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

2010-01-20发布2010-02-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566—2009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节能协会、德州市节能监察支队、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岩、尹洪坤、高明清、于磊、徐峰、任香贵、代兵、王国栋、曹迎春、陈怀文、聂文。

1

DB37/T1566—2009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基本步骤。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1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能效对标

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同类可比先进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能效标杆,通过节能管理和技术等措施,达到能效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能源管理活动。

3.2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由对企业能源消耗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指标的定义、统计口径、计算公式、主要影响因素和改进途径分析,以及适用不同企业的对标基准值确定方法等。

3.3

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在能效对标过程中,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对标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地开展,所设立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及相关制度文件构成的体系。

3.4

2

DB37/T1566—2009

能效对标综合评价体系

用于评价企业能效指标和能效对标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3.5

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

由行业或企业能源消耗指标和能效指标构成的数据库。3.6

最佳节能实践库

由最为有效的节能管理、技术措施和节能效果组成的数据库。

4基本要求

4.1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做出承诺,对有关人员进行充分授权,为能效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4.2应建立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和能效对标综合评价体系。4.3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持续提高。

4.4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能效对标工作采取的具体型式,如实施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等型式。

5基本内容

5.1能效对标应确定企业的节能目标。

5.2能效对标应建立企业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

5.3能效对标应建立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机构、能效对标工作管理制度、能效对标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应分别包括:

a)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包括综合能耗指标、单项能耗指标、关键工艺参数指标;

b)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

c)能效对标工作管理制度,包括过程控制制度、经验交流制度、能效对标评估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收集制度等;

d)建立能效对标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能效对标指标评价和能效对标管理评价。

6基本步骤

建立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对标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宣传发动,调研分析,为开展对标工作做好准备。

6.1现状分析

6.1.1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设备、产品等情况,同时可参考行业规定或惯例,确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3

DB37/T1566—2009

6.1.2通过开展统计分析、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检测等获得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基础数据,建立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确定能效基准,可参照GB/T2589、GB/T3484、GB/T15316、GB/T17166规定执行。

6.1.3根据企业用能情况,结合已建立的数据库,寻找用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初步确定能效对标重点和节能目标,可参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