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航海学(陆标定位).ppt

发布:2025-03-13约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移线定位转移位置线的精度转移位置线的精度E′主要取决于转移前位置线的精度E和转移期间航迹推算的精度M,即:结论:转移位置线的精度低于观测时刻的位置线精度,且随着转移时间间隔的增大,精度也随之降低。*第五节移线定位CAP2(T2)Fp1T1在不同时刻T1和T2,对同一物标M进行两次方位观测,如图所示,则可以得到两条不同时刻的方位线P1和P2。如果将前一时刻的方位位置线根据推算航迹向CA和推算航程S,转移到后一方位线的那个时刻上去,则转移船位线与后一时刻的方位线的交点F,就是方位移线船位(Runningfix)。三、单物标方位移线定位1、单物标方位移线定位方法第五节移线定位即:方位移线定位时,在随机误差影响下,船位标准差将由下式确定:移线船位的标准差式中:θ---两条方位线的交角,θ=TB2-TB1--转移船位线Ⅰ′的标准差E2--船位置线Ⅱ的标准差第五节移线定位减小航迹推算的误差M,即移线间隔时间要短。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提高移线定位的精度应考虑:3、提高移线定位精度的基本方法01显然以上2.3.两点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要求缩短转移船位线的时间间隔,则方位变化角即船位线的交角θ就小,从而使船位误差变大;反之,要求船位线的交角θ接近90°,则船位线转移的时间间隔就要延长,推算航迹向和推算航程的误差引起的移线船位误差亦变大。3.应使两条方位位置线的交角接近90?,一般不应小于30?。02尽量减小两观测方位的误差E1和E2。第三节方位定位添加标题选择合理的观测顺序添加标题对同一测者,由于实际往往做不到同时观测,因此选择合理的观测顺序相对提高观测精度显得十分重要。添加标题A添加标题B添加标题如图所示,A物标在船(推算船位)首尾线附近,B物标在船的正横附近,应首先观测哪一个物标哪?添加标题B物标哪一个物标的方位变化快?第三节方位定位添加标题白天两物标观测顺序添加标题先观测方位变化慢的,即船舶首尾线方向附近的物标,后观测方位变化快的,即船舶正横方向附近的物标。添加标题A添加标题B添加标题如图所示,先观测方位变化慢的A物标,后观测方位变化快的B物标,同时应尽可能减小观测间隔,观测船位以后一观测时刻为准。*第三节方位定位②夜间两物标观测顺序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本着“先难后易”原则选择合理的观测顺序,即:先观测闪光周期长的灯标B,后观测闪光周期短的灯标A;先观测弱光灯标,后观测强光灯标;先观测闪光灯标,后观测定光灯标ABFl15sFl5s目的:缩短两次观测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三节方位定位例:船舶两方位定位,若与两物标A、B的距离分别为5?与6?,而在观测方位时有土1?的均方误差,则求测量两方位位置线的均方误差,若位置线夹角为60?,求观测船位的均方差。解:第三节方位定位三方位定位添加标题两方位定位简单、方便,但一般相交于唯一点,测者只能以此添加标题同时观测三个陆标的方位,可以获得同一时刻的三条方位位置添加标题线,其交点即为观测时刻的观测船位。添加标题为观测船位,无法判断观测的差错及船位的准确性。添加标题如有差错,则可能会形成较大的三角形。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同时观测三个物标的三个方位来进行定位。提高三方位定位的船位精度,同样要考虑与两方位定位的一些影响因素,但对于三条方位位置线的交角,其相邻的两条位置线交角应尽可能接近60?或120?,最好为120?,最低要求同样应满足30????150?。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第三节方位定位三方位定位时,其中的一条方位线可以检验另两条是否有差错。三方位定位时同样应遵循“先慢后快”、“先难后易”、的观测顺序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船位误差三角形产生的原因由于实际上不可能在同一时刻上观测三个物标的方位,而且在观测方位和在海图上绘画方位线时很难绝对准确,加上仪器的误差也未能被确切掌握,因此,在大比例尺的海图上,三条方位位置线一般都不可能相交在一点,而是相交成一个小三角形,即船位误差三角形。即由以下因素所致:并不是真正做到同时观测三物标方位观测方位中存在观测误差罗经差本身存在误差作图误差所测物标的海图位置不准引起的误差第三节方位定位*第三节方位定位(3)船位误差三角形的处理1)小误差三角形的处理如果在大比例尺(比例尺大于1:200000)航用海图上所测得的船位误差三角形每边都不超过5mm,一般可以认为它是由于位置线中存在着合理的随机误差引起的。处理方法如下:①近似直角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