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1226.doc

发布:2017-01-15约5.1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中国十五冶阜新项目部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清水混凝土定义、发展及特点 1、定义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2、发展及实际应用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那角如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近年来,我国少量高档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3、特点 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消除了诸多质量通病:清水装饰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促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不可能有剔凿修补的空间,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迫使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降低工程总造价: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势必会延长工期,但因其最终不用抹灰、吊顶、装饰面层,从而减少了维保费用,最终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二、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工程 由于清水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表面的要求极高,故在选用模板时应选用质量好的多层涂膜模板。不可选用造成墙体染色,或影响混凝土的均匀凝固而造成墙体颜色不一,或拆板时木质纤维容易粘在墙体的模板。模板必须质量好,适用于优质混凝土的浇筑,这是选择模板的基本原则。 模板施工方法:①框架柱模板:框架柱模板要求四角密实方正,设计时利用模板和背楞木方的反复包边贴缝,形成复合企口。②剪力墙模板:墙模板块尽可能拼大,减少现场接缝;井筒(如电梯井、管道井等)内模,同墙板模接缝一样,接缝外留15mm宽调节缝,内贴3mm厚,50mm宽钢质接缝板,接缝板每边折10mm宽30宽弯并打磨光滑,板中心@150钻10mm嵌入式孔,用平头螺栓垫5mm厚垫片于18mm厚胶合板上(拆模后有一条干净利索的槽线,用与结构同标号的水泥掺入定量的白水泥和胶水配成专用腻子进行批刮三遍平整为止)。③框架梁模板:梁模板设计不同的跨度,结合胶合板的模数,配制成标准块和非标准块;为保证浇筑时不漏浆,梁帮采用柱角的重合企口法;梁底按规定要求起拱,并可先拆梁帮翻转使用,留梁底于混凝土保养;背楞采用通长木方,穿腹螺栓对拉。对不同断面框架梁、柱背楞、对拉螺栓等布置见表三;对高度小于600mm的梁,优先采用固定木夹具,靠调节螺杆夹紧,此方法更便于施工。组装时将梁底起拱并按轴线调整好后置立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好再将另一侧模板封闭校正夹牢。 2、施工工序 根据图纸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模板强度和板块规格→结合留洞位置绘制组合展开图→按实际尺寸放大样→加工配制标准和非标准模板块→模板块检测验收→编排顺序号码涂刷隔离剂→楼地面放线→钢筋绑孔、管线预埋→排架搭设→焊定位筋→柱、墙模板组装校正、验收→浇筑柱、墙混凝土至梁底下50mm→安装梁底模和一侧帮模→梁钢筋绑扎→拆除柱、墙下段模板、吊运保养→二次安装柱头、墙头接高模板→第二面梁帮模板安装、校正、验收→辅设平台模板→平台筋绑扎、管线敷设→浇筑混凝土、保养→模板拆除后保养待翻转使用。 3、质量要求 按《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l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 2005》、国标GBJ301-88标准和GB50204-92验收规范为依据,并参照有关高级粉刷标准。在组装柱、墙模板前,按照楼地面弹出的柱、墙边框线,距地面150mm在立筋上焊Ф12-16钢筋作定位筋。在柱、墙模板高度的上、中、下三处(不大于@1500mm)设三道斜拉撑杆,利用浇地面时埋设的Ф48钢管固定点,作为模板抗倾覆找施。外口柱、墙和管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