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磁图谱解析推荐.ppt

发布:2018-05-17约3.98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运用NMR解析有机物结构 一、简化氢谱的实验手段 二、谱图解析程序 三、谱图解析与有机物结构确定 四、谱图联合解析 二、谱图解析一般程序 三. 谱图解析与有机物结构确定 例1、化合物C4H8O、其NMR谱图如下,推测其结构。 解:(1)Ω=4+1-8/2 =1 (2) 三组氢,其积分高度比为2:3:3,吸收峰对应的关系: δ(ppm) 氢核数 可能的结构 峰裂分数 邻近偶合氢数 ?2.47 2 CH2 四重峰 3个氢核(CH3) ?2.13 3 CH3 单峰 无氢核 ?1.05 3 CH3 三重峰 2个氢核(CH2) ?从分子式以及不饱和度初步判断。其可能的结构是: 例2:化合物 C10H12O2 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步骤 例3: 化合物 C10H12O2 谱图解析与结构(4) 结构(4)确定过程 四、联合谱图解析 例2、现有一个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紫外光谱图表明有苯环的吸收,红外光谱图表明在1100cm-1有强烈的吸收,另外在800、1250、1500~1600、3300、2800~3000cm-1处均有吸收。其NMR谱图如下。推测其结构。 ?解:(1)UV:表明有苯环的吸收,IR: 1100cm-1有强烈的吸收,表明该化合物含有大量的C—O—C结构; 800cm-1的吸收表明苯环为对位取代; 1500~1600cm-1苯环上C—H变形振动吸收峰; 3300 cm-1 表明分子中含有羟基; 1250 cm-1表明分子中含有氧乙烯结构(CH2CH2O); 由UV、IR分析结果以及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知识,可以初步推测此化合物是酚类聚氧乙烯醚。假设其分子式为: ? (3)分析NMR谱图: 四组氢,其积分高度比为2:3:3,每组吸收峰对应关系如下: δ(ppm) 可能结构 氢核数 峰积分面积 0.9~1.2 CnH2n+1 2n+1 14.5 3.4 —OH 1 1.0 3.6 CH2CH2O 4m 16.0 7.0 苯环上氢核 4 3.0 (4) 根据:同一类氢核的个数与它相应的共振吸收峰的面积成正比。 求:m 4m/4=16.0/3.0 得:m≈5 求:n (2n+1)/4=14.5/3.0 得:n≈9 故: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应是: ? * * 一、简化氢谱的实验手段 1.使用高频或高场的谱仪 可将二级谱图降为一级图,使其简化. 2.重氢交换法 (1)重水交换 重水(D2O)交换可用于判断分子中是否存在活泼氢及活泼氢的数目.可向样品管内滴加1---2滴D2O,摇晃片刻后,重测1H NMR谱,比较前后谱图峰形及积分比的改变,确定活泼氢是否存在及活泼氢的数目。若某一峰消失,可认为其为活泼氢的吸收峰。若无明显的峰形改变,但某组峰积分比降低,可认为其活泼氢的共振吸收隐藏在该组峰中。交换后的D2O以HOD形式存在,在δ4.7ppm处出现吸收峰(CDCl3溶剂中),在氘代丙酮或氘代二甲亚砜溶剂中,于δ3——4范围出现峰。 (2).重氢氧化钠(NaOD)交换 NaOD可以与羰基α-位氢交换,由于JDHJHH,NaOD交换后,可使与其相邻基团的偶合表现不出来,从而使谱图简化。NaOD交换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很有帮助。 CDCl3溶剂中A和B,各组峰的化学位移值接近,偶合裂分一致,难以区分。 加NaOD后,A中δ1.3(s,3H);δ2.3-3.3(q,2H);δ3.9 的多重峰消失; B 中δ1.3(d,3H); δ3.9(q,1H);δ2.3-3.3的m消失. 3.溶剂效应 苯等分子具有强的磁各异向性。在样品加入少量此类物质,会对样品的分子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屏蔽作用。这种效应称为溶剂效应。 在CH3OCOCH2CH2COCH2CH3的1H谱中, δ2-3ppm的多重峰为三个CH2的共振吸收.若在30%的苯的CCl4溶剂中测试,与CH3相连的CH2的四重峰可明显分开,而在δ2.5附近出现一单峰(4H), 表明两个CH2受苯分子的溶剂效应, δ值巧合相等,不表现出偶合裂分,因而简化了谱图. 4.位移试剂 位移试剂与样品分子形成络合物,使δ值相近的复杂偶合峰有可能分开,从而使谱图简化。常用的位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