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管理指南(2024版).docx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管理指南(2024版)
部分放射性碘难治性(RAIR)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进展迅速、预后差,诊治不规范,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RAIR?DTC的临床诊治也面临诸多新的困惑和挑战。
为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核医学专家委员会等多个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综合共识出台后涌现的研究证据基础上,形成了针对RAIR?DTC的诊治管理指南。
推荐1:RAIR?DTC的常见临床情形为结构性病灶在131I?WBS上表现为不摄碘或尽管部分或全部病灶摄碘但治疗后(1年内)疾病进展。建议RAIR?DTC患者停止单一131I重复治疗,进行多学科管理和临床决策(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2:建议对DTC,尤其是高级别DTC、低分化癌,常规行BRAFV600E、RAS、RET、TERT、TP53等分子检测以指导RAIR的预判及后续治疗(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3:131I治疗后Tg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或上升提示RAIR?DTC可能;需注意TgAb对Tg测量的干扰(弱级推荐,低质量证据)。
推荐4:超声、CT和MRI是131I治疗前后评估局部及远处病灶常用的影像学手段,结合131I?WBS、病灶大小及数目变化可帮助评估131I疗效及进展,协助判断RAIR(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5:131I?WBS+SPECT/CT是判断RAIR?DTC的重要依据(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6:18F-FDGPET/CT适用于评估非摄碘DTC病灶的糖代谢状态;18F-FDGPET/CT与131I?WBS+SPECT/CT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估全身肿瘤负荷(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7:新型肿瘤核素显像剂可作为18F-FDGPET/CT诊断RAIR?DTC的补充手段(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推荐8:RAIR?DTC患者的随诊管理中应定期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处置方案(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9:RAIR?DTC患者的综合评估一般从血清学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包括肿瘤负荷、肿瘤进展速度、转移病灶及伴随症状等内容(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10:对于疾病稳定或进展缓慢、低肿瘤负荷的RAIR?DTC患者,可采取TSH抑制治疗下积极观察的策略(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1:对RAIR?DTC患者,可将TSH控制低于0.1mU/L,并结合患者基础状况调整控制目标(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12:应加强对RAIR?DTC患者TSH抑制治疗期间的随诊监测,及时调整甲状腺激素剂量以控制TSH水平(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13:对单发、伴有局部临床症状或可能造成潜在风险、侵犯周围重要脏器及组织结构的RAIR?DTC病灶,可采取局部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4:RAIR?DTC局部治疗的策略包括手术切除、外照射、消融治疗、125I粒子植入治疗等,有手术指征者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5:手术是RAIR?DTC病灶局部控制的综合手段之一,需多学科、全面评估,审慎决策(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6:外照射可控制或改善局部RAIR?DTC病灶,对于脑转移、骨转移可作为优选手段(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7:推荐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精准放疗技术,可采用常规分割或大分割等不同的剂量分割方式,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肿瘤区照射剂量(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8:针对无法手术切除、侵犯重要结构的RAIR?DTC复发或转移病灶,可采取消融治疗或消融姑息治疗(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19:使用移动消融法、液体隔离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需行超声造影检查,明确病灶消融范围(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0:无法手术切除的RAIR?DTC复发或转移病灶,可采取125I粒子植入治疗(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推荐21:建议125I粒子植入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进行验证,明确是否达到治疗目标(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2:系统治疗适用于无法局部治疗和(或)全身多脏器受累的有症状或肿瘤快速进展性RAIR?DTC患者(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3:仅在其他系统治疗方式不适用的情况下考虑系统性化疗(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4:靶向治疗前应对RAIR?DTC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一般状况、合并基础疾病、肿瘤相关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及负荷、进展速度等,便于把控治疗指征、评价疗效及管理不良反应(强推荐,低级质量证据)。
推荐25: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应结合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等在多学科讨论下慎用靶向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6:存在症状性脑或骨转移者,可考虑针对病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