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改造 .pdf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
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什么是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排查,并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3、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
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4、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
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的倒罐
作业、防火区域内进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
源。
5、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
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为,或
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
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为、管理为以及作业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7、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可据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如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
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等。针对人、机、料、法、环、管等各方面进辨识。也
可借用现成资料,如安全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
结合多数企业的经验,建议企业岗位在进危险源辨识时,优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在JHA分析法不能全覆盖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8、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
险源诡险有害因素),进控制和预防。
工作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JHA的特点:
方法简单易。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较为直观,分析过程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推理,便于在班
组基层推广。
该方法不进风险大小的判定,只需找出危险源并提出治理措施和补偿措施。
**
工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工作危害分析是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
之上的,因此能够全面地识别出生产作业活动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
措施。
9、在识别危险源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在这四种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核心”,所以在进危险源辨识的时,首先要分析人的因素(人
的不安全为。主要是违章操作、违章、不遵守有关规定等);其次是物的因素(设备,安全联锁、
安全防护设施、涉及安全的工艺、技术参数等),再分析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粉尘、噪声、高温、
毒物、定置定位等)、最后再分析管理因素。
10、在进作业危害分析(JHA)时,有以下要求:
1、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这样会更全面地识别出作业现场的工危害分析
的有效性,而不是靠工作小组独自地开展工作,这样容易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发生偏差。比如
很多企业采用三级辨识:班组、车间、分厂。
2、为确保分析标准的一■致性,企业在进作业危害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操作进工作
危害分析试点,以便大家统一对分析标准的理解。
3、各单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