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55张PPT).ppt

发布:2025-03-04约7.26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一、明朝的建立

第三单元

1、明朝建立的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鄱阳湖之战形势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

朱元璋灭陈汉之战

史海拓展

影视剧《朱元璋》剧照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灾害连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1368年的一天,应天府的城墙根前挤满了准备出逃的人。此时,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在城墙上张贴了一张皇榜。人们纷纷围上去观看,写着:

“朕本淮西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洪武元年正月初四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1368年

应天(今江苏省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1)建立者:

(3)都城:

(2)时间:

(4)灭元朝时间:

1368年

(5)灭元朝标志:

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

2、明朝的建立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意思是:从布衣百姓起家,统一抚定了全国,,从西汉以后再也没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了!

出身寒微孤单一人

白手起家筚路蓝缕

“得位最正”

关键词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朝疆域地图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换位思考:你我当皇帝怎么做?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2.措施:

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改革官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

A.在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皇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材料一明太祖说:“秦始皇置丞相,不久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废相,设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实录》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正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待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王“自操威柄”,大学士“鲜所参决”。——《明实录》

材料三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元史·百官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B.在中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皇帝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在任左丞相期间,专权树党,威胁皇权,于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至此,明朝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洪武六年(1373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朱元璋藉此大兴党狱,洪武二十三年,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以夥同胡惟庸谋不轨之罪名被杀,并作《昭示奸党录》颁布天下,株连三万余人。

材料洪武十三年(1380)正

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

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