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切割加工工艺规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讲 加工条件的选用 加工条件选用 排屑 习题 加工实例 加工条件选用 (一)、电极的尺寸差(缩放量)为0.6mm,根据电极的投影面积3.14cm2, 选择首要加工条件为C130。 (二)、由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最终加工条件。根据最终表面粗糙度为Ra=2.0,查看加工条件参数表,侧面、底面均满足要求时选C125。 (三)、中间条件全选,即加工过程为: C130—C129—C128— C127—C126—C125 缩放量 练习 现有50×50×20mm的毛坯,电极的缩放量为0.5 (1)写出电极的定位程序。 (2)试选用加工条件 如何正确选择电火花加工工艺 在电火花加工中,如何合理地制定电火花加工工艺呢?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加工出最佳质量的产品呢? 粗、中、精逐档过渡式加工方法。粗加工(大功率、低损耗)用以蚀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型腔按预留量接近尺寸要求;中加工用以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等级,并使型腔基本达到要求,一般加工量不大;精加工(小功率、高损耗)主要保证最后加工出的工件达到要求的尺寸与粗糙度。 先用机械加工(工件准备)去除大量的材料,再用电火花加工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采用多电极。在加工中及时更换电极,当电极绝对损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更换,以保证良好的加工质量。 一、加工条件 1、面积:加工面积 2、安全间隙 3、加工速度(mm3/min) 4、损耗 5、极性 6、脉冲间隙 7、脉冲宽度 工件准备 (1)一般来说,机械切削的效率比电火花加工的效率高。所以电火花加工时,尽可能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先去除大部分加工余料即预加工。 (2)预加工后使用的电极上可能有铣削等机加工痕迹(如用这电极精加工则可能影响到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3)工件的热处理。 热处理工序(淬火、回火)尽量安排到电火花加工前面,因为这样可避免热处理变形对电火花加工尺寸精度、型腔的变形等影响。但热处理安排在电火花加工前也有它的弱点,如电火花加工将淬火表层加工掉一部分,影响了热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4)工件在电火花加工前还必须除锈去磁,否则在加工中工件吸附铁屑,很容易引起拉弧烧伤。 二、排屑方式 1、冲液 (1)运动冲液:在加工的过程中,电极的运动与冲液 嘴冲液相结合。 (2)受控冲液 2、抬刀:通过电极的上移,电极与工件间的间隙加大, 液体流动加快,有助于电蚀产物的排出。 1、加工速度:在一定电规准(加工条件下),单位时间t内工件被蚀除的体积V或质量m。 vw=V/t (mm3/Min) 或 vm=g/t (g/Min) 2、加工速度的比较 C111 47.6 mm3/Min (粗加工条件) C107 2.7 mm3/Min (精加工条件) 损耗 1、电极相对损耗:每蚀除单位重量金属工件时,工具相对损耗量?。 2、低损耗加工:电极的相对损耗量小于1%。 极性 1、极性效应:在电火花加工时,相同材料(如用钢电极加工钢)两电极的被腐蚀量是不同的。其中一个比另一个的蚀除量大,这种现象叫做极性效应。 2、正极性加工:将工件接脉冲电源正极(工具电极接脉冲 电源负极)的加工。 3、负极性加工 脉冲间隙 1、脉冲间隔:两个脉冲电压之间的间隔时间(两个脉冲 间无电流的时间)。 脉冲宽度 1、脉冲宽度:加到电极和工件上放电间隙两端的电压脉 冲的持续时间。 2、一般,粗加工时可用较大的脉宽, 精加工时只能用较小的脉宽 油杯 抬刀 1、抬刀方向的缺省方式:沿原加工路径进行; 2、抬刀方式: (1)自适应抬刀:自适应“拾刀”是根据放电间隙的状态,决定是否“拾刀”。放电间隙状态不好,电蚀产物堆积多,“抬刀”频率自动加快;当放电间隙状态好,电极就少抬起或不抬。这使电蚀产物的产生与排除基本保持平衡,避免了不必要的电极抬起运动,提高了加工速度 (2)定时抬刀: 放电时间:两次抬刀之间的放电加工时间,单位0.1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