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docx
一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一)基本资料
患者王大爷,65岁,男性。因“口干、多饮、多尿1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天,意识不清1小时”急诊入院,收入ICU。
(二)现病史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每日饮水量约3000ml,尿量与之相当,在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11.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血糖控制欠佳。近2天,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每日饮水量达5000ml,尿量也明显增多,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未予重视。1小时前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意识不清,急送我院急诊科。
(三)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00/60mmHg。神志不清,平车推入病房,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眶凹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五)辅助检查
即刻血糖:33.3mmol/L。
血气分析:pH7.15,PaCO?25mmHg,PaO?95mmHg,HCO??10mmol/L,BE-15mmol/L。
血酮体:5.0mmol/L(正常范围0.03-0.3mmol/L)。
血常规:白细胞12.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150×10?/L。
肾功能:肌酐120μmol/L,尿素氮10.0mmol/L。
电解质:血钾3.5mmol/L,血钠140mmol/L,血氯100mmol/L。
二、疾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诱因下也可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一)发病机制
胰岛素缺乏,导致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减少,血糖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
当酮体生成超过组织利用和肾脏排泄能力时,血酮体升高,形成酮血症。
酮体中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为酸性物质,大量堆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二)诱因
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王大爷此次发病,虽未明确感染灶,但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不能排除感染因素。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患者自行停药或未按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可能导致血糖失控。
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等。
应激: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创伤等。
三、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症状加重
患者原有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加重,这是由于血糖进一步升高,渗透性利尿作用增强,导致机体失水。
(二)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是由于酸中毒刺激胃肠道所致。王大爷就出现了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影响了营养摄入和水电解质平衡。
(三)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深快,称为Kussmaul呼吸,是机体为了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代偿代谢性酸中毒。王大爷呼吸28次/分,明显深快。
(四)脱水症状
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眶凹陷,这是由于大量失水和电解质丢失引起。严重脱水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休克。王大爷血压100/60mmHg,心率110次/分,已出现休克前期表现。
(五)意识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王大爷入院时已意识不清,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四、治疗原则
(一)补液
这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快速补充生理盐水,纠正失水状态,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一般先快后慢,前2小时输入1000-2000ml,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等调整输液速度。
(二)胰岛素治疗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使血糖平稳下降,每小时下降3.9-6.1mmol/L。当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时,改为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继续静脉滴注,防止低血糖和脑水肿发生。
(三)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钾情况及时补钾,在治疗过程中,随着补液和胰岛素的应用,血钾会向细胞内转移,易出现低钾血症。对于严重酸中毒(pH7.0),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但要注意避免补碱过多过快,以免诱发脑水肿。
(四)去除诱因
积极寻找并治疗诱发因素,如控制感染等。王大爷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灶,以便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五、护理评估
(一)一般情况
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