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物描写一组》教案.docx

发布:2025-03-22约8.3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内容分析

本文由三个片段组成,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人祥子的外貌;第三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引导学生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语文要素

学习作者对小嘎子的动作描写、骆驼祥子的外貌描写,选取严监生临死前仍惦记两茎灯草的典型事例的写人的基本方法。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监”,会写“跤、搂、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摔跤、欺负”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骆驼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3.比较阅读三个片段,找出它们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小嘎子、骆驼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骆驼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嘎、绊、揪”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监”,会写“跤、搂、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摔跤、欺负”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骆驼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作家的笔下,我们领略了无数特点鲜明的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组描写人物的课文,去感受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特点。(板书:人物描写一组)今天我们要在这一组课文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古典名著中特点鲜明的人物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三个片段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

预设:《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选自小说《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写了骆驼祥子,选自小说《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两茎灯草》主要写了严监生,选自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2.谈一谈你对《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的了解。

预设:《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骆驼祥子》讲述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儒林外史》中作家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3.说一说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预设:《摔跤》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描写了祥子的身体健壮、挺拔,充满生机;《两茎灯草》主要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咽气的故事。

4.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小嘎子下冷绊子揪住扳他不动脚腕子

铸成颧骨伤疤监生侄子吐痰揩揩眼泪

小结:这篇课文用三个片段分别向我们展现了三个形象非常鲜明的人物,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又能让老师掌握学情,以学定教。此环节既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又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课文中的这些语句画出来。

预设:

整个摔跤过程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拼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的心理,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

(2)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祥子结实健美的身体,表现了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在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分享自学成果。此环节是为完成课后第1题设计的。

四、精读片段。

1.作者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自由读片段《两茎灯草》,边读边想:严监生临死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想象:严监生的脸干瘪干瘪的,一双眼睛竭力睁的的溜圆,望着床旁的烛台,使尽浑身的气力伸出两根手指,看见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他气得一声连一声地咳嗽。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语句后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临死前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