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ppt

发布:2017-01-25约7.5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一篇 工程地质勘察通论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 第一节 概述 一、工程地质测绘的任务、作用与意义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勘察方法,也是在诸多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 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工程地质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宜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在详细勘察阶段可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做补充测绘。 第一节 概述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1)查明工程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 指出对建筑场地和建筑物有影响的诸地质因素的分布,形成条件及变化规律; (3)指出区内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对建筑场地进行初步地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 综合反映地面及地下地质的情况; 工程地质勘察的意义: 初步掌握某些地质因素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一节 概述 二、工程地质测绘的种类 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对工作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进行全面地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详细的资料。 综合性 工程地质测绘 专门性 工程地质测绘 为某一特定的建筑物服务,或针对某一地质现象或工程地质问题而进行的专门性研究工作。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一、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 工程地质测绘选定一个合适的测绘范围是相当重要的,选择的依据一方面是拟定建筑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另一方面是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具体确定可考虑如下要求: 1.工程建设引起的工程地质现象可能影响的范围; 2.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阶段及其分布范围; 3.对查明测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单元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邻近地段; 4.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可适当扩大范围。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建筑物的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广度和强度也就不同。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由于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急剧改变,往往引起大范围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变化,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水利工程本身的效益和稳定性。此类建筑物的测绘范围必然很大。应包括水库上下游的一定范围,甚至上游的分水岭地段和下游的河口地段都需要进行调查。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铁路线路工程的初测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0m、详测范围为线路两侧各100m; 公路线路工程的初测范围为线路两侧各100m、详测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m。 地下硐室所在山体的测绘,若有多条线选择时,可测至最外线以外100-200m。 工民建房屋及构筑物测绘范围与建筑物大小近似。 在建筑物规划和设计的开始阶段为了选择建筑地区或建筑场地,而可能的方案往往很多,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为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测绘的范围应把这些方案场地包括在同一测绘范围内,测绘范围显然是比较大的。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但当建筑场地选定之后,尤其在设计的后期阶段,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均已确定,就只需在建筑地段的较小范围内进行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 可见,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设计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提高而缩小的。 一般情况是:工程地质条件愈复杂,研究程度愈差,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就愈大。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包括两种情况: 1. 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如构造变动强烈,有活动断裂分布;不良地质现象强烈发育;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形地貌条件十分复杂。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2. 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但场地附近有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如山区的城镇和厂矿企业往往兴建于地形平坦开阔的洪积扇上,对场地本身来讲工程地质条件并不复杂,但一但泥石流暴发则有可能摧毁建筑物。此时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将泥石流形成区包括在内。 在建筑区或邻近地区如果已有其他地质研究所取得的资料,则要充分收集和运用;如果工作区及其周围较大范围的地质构造已经查明,则只要分析、验证,必要时补充做些专题研究既可;如果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差,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