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规范(讲授).doc

发布:2017-12-04约3.6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规范(讲授) 课程号 HBB984033 课程名称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英文 名称 Computer Graphics 总学时数/周数 32/8 学分 2 讲授 学时 32 实验 学时 实习周数 开课单位 理工学院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修读方式 必修 先修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由课程组(授课教师)确定,包括考核方式、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的确定等。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期末成绩=20%实验成绩+80%(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科书:王振武编著《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王汝传编《计算机图形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孙家广《计算机图形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 ①概述: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常用的图形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 ②对直线、圆等基本图形的生成算法、多边形填充算法、属性处理以及反走样技术。 ③对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复合变换、二维观察流程以及裁剪算法。 ④三维图形的基本变换,三维图形的投影变换以及三维观察流程。 能力培养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图形绘制的基本算法,学会初步图形程序设计。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第一章 概述 计算机图形学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初步认识计算机图形学,了解相关知识。 2 了解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系统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重点讲解光栅显示器。 熟悉计算机图形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 熟悉 2 安装环境 第三章 OpenGL 编程环境介绍 能够独立完成OpenGL 编程环境的安装,配置。 1 掌握 3 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第四章 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1,。直线、圆基本图形的生成算法 2.多边形的区域填充算法3.属性处理几反走样技术。 能够使用常见方法进行基本图形的绘制、多边形的填充、属性的处理以及反走样。 8 掌握 掌握 掌握 4 二维 第五章 二维变换和二维观察 1.对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2.复合变换 3.二维观察流程衱裁剪算法进行介绍。 掌握二维变换和观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8 掌握 掌握 掌握 5 三维 第六章 三维变换和三维观察 1.对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2.投影变换以及三维观察进行介绍。 掌握三维变换、投影和观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8 掌握 掌握 6 总复习 2 “要求”指学生对知识、能力掌握的熟练程度,填写:了解、熟悉、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部分(按章节顺序填写)学时:32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发展简史,重点讲授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计算机图形学 的发展动向、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动向及应用 难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发展 基本理论: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基本方法:无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第一节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45分钟) 第二节 图形学的发展史(15分钟) 第三节 计算机图像学的应用(30分钟) 共计2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引入法、启发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章思考题 作业:第一章习题1.1/1.2 主要 参考资料 1.王汝传编《计算机图形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孙家广《计算机图形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系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了解图形硬件设备,图形软件系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图形硬件设备,图形软件系统,图形软件标准。 难点:图形硬件设备工作原理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 基本理论:CRT原理、光栅草庙工作原理 基本方法:显示屏的有效利用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第一节 计算机图形系统概述(25分钟) 第二节 计算机图形硬件设备(90分钟) 第三节 计算机图形软件(20分钟) 共计3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引入法、启发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章思考题 图形输入设备的逻辑分类?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 参考资料 1.王汝传编《计算机图形学》 人民邮电出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