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与鱼腥草注谢液的对比资料.doc

发布:2017-04-18约3.5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与鱼腥草注谢液的对比资料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 鱼腥草注谢液 成份 亚硫酸氢钠十二酰乙醛(即新鱼腥草素钠) 十二酰乙醛(鱼腥草素),月桂酸、丁香烯、槲皮甙、槲皮素、月桂醛、甲基正壬酮、KCL等组成的新鲜鱼腥草蒸馏液 功能主要成份 亚硫酸氢钠十二酰乙醛(即新鱼腥草素钠) 十二酰乙醛(鱼腥草素) 有效成份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在制取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其有效成份(即鱼腥草素)易随水蒸汽发挥发而散失和因贮备时间长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而挥发,仅有形成钠盐(即新鱼腥草素钠)才是有稳定性,使其功效不变。(郭力弓、阴健、肖培根等。鱼腥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1999:(1):457-459) 简要工艺 临床特点 高效、稳定、疗效确切,未报道有关副作用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皮疹,对鱼腥草芝敏者禁用。 适应症 相同 相同 有效成份含量 2ml/支:新鱼腥草素钠4mg: 2ml/支:鲜鱼腥草4g,有效成份新鱼腥草素(由蒸馏挥发,贮备时间长短,外界环境因素等所致)含量不确定。 ? 基本情况 ?通用名: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英文名:Sodium New Houttuyfonate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Xin Yuxingcaosuna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新鱼腥草素钠, ?其化学名称为:亚硫酸氢钠十二酰乙醛 ?其化学结构式为: ? ?分子式:C14H27NaO5S ?分子量:330.41 功效与药理作用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是用现代化学工艺合成的有效单一成份--亚硫酸氢钠十二酰乙醛,制成的水溶性针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等功效。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 ?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促进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作用 抗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是一种广谱抗菌药。 抗病毒作用 ?药理学研究证明:新鱼腥草素钠0.1mg/ml能灭活甲1、甲3型流感病毒;0.29mg/ml能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3型。 ?临床试验证实:目前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抗炎镇痛作用 对多种炎症模型,如蛋清、组织胺、二甲苯等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及肿胀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及降低疼痛反应的敏感性,拮抗甲醛致痛作用。 促进免疫功能 鱼腥草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合成鱼腥草素也有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和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提高机体免疫力 增强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对患艾氏腹水癌的荷瘤水鼠,其腹水量,癌细胞总数和癌细胞分裂指数均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增加。 适 应 症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各类炎症。 临床疗效 经20个临床验证单位对2008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疾病名称 有效率 备注 呼吸系统炎症 81.2-90.9%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妇科炎症 90-95.6% 盆腔炎、附件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 其他疾病 良好效果 胃炎、急慢性肠炎急性尿道炎蜂窝组织炎术后感染脓肿等 药品特点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未发现耐药性的问题 ?菌毒兼顾、快速起效 ?组分单一,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市场前景 ?感染性疾病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多见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老人和孕妇等弱势群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几十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抗药性日益增强,报道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青霉素已接近失效,对喹诺酮(沙星)类的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已达到50%以上,许多已经绝迹的危险细菌感染又卷土重来。 ?新鱼腥草素钠经临床证实不仅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而且至今未见耐药菌的报导。更为重要的是本品不但抗菌还能抗病毒、增强免疫力,这是其他抗生素所不能比拟的。 ?估计市场容量有1000万支/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