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离太阳最近的树第一课时详解.ppt

发布:2016-04-26约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人 王彦秋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学习目标 从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课文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一 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 色。 探究作者的感情脉络,增强爱护自 然和环保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熟悉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初步理解课文意蕴。 理解课文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探究作者的感情脉络,增强爱护自然和环保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也只有5000左右,所以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世界的第三极”,把它与南极、北极相并列,我们可想见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极端,特别恶劣,酷冷,缺氧。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这里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可供居民日常生活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红柳树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在……里生存着……红柳丛。它们有着……枝干,……的碎叶,……的花,……微笑。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  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毕淑敏: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主要作品 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概述内容。 2.共同梳理文章思路。 (说说文章的结构脉络) 3.重点品读,把握情感。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难 字 皱褶[     ]  铁锨[   ] 遒劲[     ]   訇[  ]然 逶迤[    ]    镂[  ]空枝桠[  ]       穗[  ] 健shuò  苍qióng   沙lì 尸hái   liáo 寂 qī 息                   皱zhě   qiú 劲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zhòu zhě xiān qiú jìng hōng wēi yí lòu yā suì 硕 穹 砾 骸 寥 栖 褶 遒 红柳消亡,尘沙肆虐。 红柳挺立,雪域增色。 红柳遭难,毁于人手。 结构脉络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二部分(第3-18自然段)挖红柳事件的整个过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红柳的生长环境和外在美。 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失去红柳,敲响警钟。 朗读文章,熟悉课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文章的主题是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是通过作者叙述的一件小事(砍柴)表现出来的。 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继续熟悉课文。找出描写红柳顽强生命的语句。(外在美、生命顽强、精神不屈)   2.作者详写“司务长”和“我”“算帐”的过程有什么用意? 3.作者为何要详写人们挖掘红柳根的艰难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