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含解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A 解析:从诗句分析可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
2. A 解析:选项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汽车不容易刹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符合题意;选项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
3.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出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力,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
4. D 解析: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进行测量。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5. D 解析:字典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字典此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7. D 解析:选项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选项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和短跑运动员都有惯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8. C 解析:设小宇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小宇每次都比小丽提前15?m到达终点,则小宇在时间t内跑100?m、小丽跑85?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小宇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5?m,小丽仍在原起点处与小宇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9. D 解析: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究竟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研究“龙舟、人、桨”的受力情况,则“龙舟”“人”“桨”是受力物体,与它们相互作用的“水”就是施力物体。
10. D 解析:选项A,惯性是一切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与安全带无关。选项B,汽车起动时,人由于惯性向后仰,但靠背对人有一个支撑作用。选项C,汽车车速增大时,人由于惯性向后仰,不会向前冲去。选项D,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安全带给人一个向后的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11. B 解析:设总路程为2s,求出前一半路程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的时间t2,总时间为t1+t2,根据公式??=2st
12. D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挂钩上的力的大小,重物重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13. ACD 解析:踢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足球被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A正确。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已消失,选项B错误。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选项C正确。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选项D正确。
14. BD 解析:由汽车的速度表可知车的行驶速度为??=100?km/h,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已知从玉屏到贵阳的路程s=3.2×105?m=3.2×102?km,所以从玉屏到贵阳的时间t=sυ=3.2×102
15. 1?mm 错误 被测木块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1.59
16. 不会 等于 解析:在拔河比赛时,两队之间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队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绳子的拉力,之所以甲队获胜,是因为甲队的摩擦力较大。
17. > 匀速直线运动
18. 14.5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2.5?m。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路程为72.5?m,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4.5?
19. 烟 提高 解析:因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当听到枪声计时时,实际上是计时慢了,这样就使得时间变短,成绩偏高,所以应该是看见冒烟开始计时。
20. 0.91 运动状态
21. (1)运动 (2)0.08 (3)慢
22.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船桨向后划水时,桨给了水一个向后的力,此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船就是靠这个向前的力前进的。
23. 如图8所示。
图8 图9
24. 远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越光滑的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会越小,因此小车运动的距离会越远,如果阻力无限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无限远,因此,当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