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儿科护理管理质量检查分析报告.docx
2023年第四季度护理管理质量分析报告
上期质量问题改进措施追踪评价
追踪2023年12月质量问题科室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
存在问题
整改结果
追踪时间
交接班制度
床旁交接未落实到位
已整改
2023年第四季度
分级护理
健康宣教不到位
持续整改
2023年第四季度
危重患者护理
床旁交接未落实到位
已整改
2023年第四季度
消毒隔离
碘伏未写开瓶时间
已整改
2023年第四季度
跌倒
病床未固定
仍需整改
2023年第四季度
本季度护理管理质量查检情况
(一)查检人与查检时间:2023年10月-12月督查儿科各护理质控项目,检查人员:科室质控小组成员。
(二)查检结果: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照质控标准进行检查,内容包括7S管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抢救室管理、责任制护理、临床教学
、支气管肺炎集束化、婴儿腹泻集束化、热性惊厥集束化、身份识别、医嘱查对、用药安全、输血安全、跌倒、压疮管理等进行检查。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S管理:护理车未放置在固定位置;穿刺室垃圾混放;部分患者将开水壶放于床头柜;部分患者陪护人员更换频繁;穿刺室碘伏开盖未及时盖好、拧紧;个别陪护人员年龄太大,身体素质较差;穿刺室止血带乱扔,用完东西未归位。
(2)病房交接班制度执行质量:手腕带过敏未交接。
分级护理:留置针有回血,未正压封管;尿标本未及时送检;家属离开未上护栏;病房使用家电。
危重患者护理:家属不知晓发生惊厥时应如何处理:护栏未上。
护理文书:入院评估单有缺项。
健康教育:家属不知晓责任护士;用药及检查;惊厥的处理方法。
消毒隔离: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针头未入锐器盒。
(8)抢救室管理:急救仪器未处于备用状态。
(9)责任制护理:家属不知晓责任护士、用药作用等。
(10)临床教学:实习生消毒剂配制掌握不全;对儿科专科仪器不熟悉。
(11)身份识别:佩戴腕带处皮肤潮湿;自行卸除。
(12)医嘱查对:医嘱未班班核对;未签名。
(13)用药安全:口服药单护士未签字。
(14)输血安全:输血流程不熟练。
(15)跌倒:家属不知道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
(16)压疮管理:无
(17)支气管肺炎集束化:输液滴数过快;专科疾病掌握不全。
(18)婴儿腹泻集束化:宣教不到位;手卫生未落实。
(19)热性惊厥集束化:护士疾病宣教不到位。
2.原因分析
责任护士宣教不到位,部份家属理解能力差,不愿配合。
院感观念不强。
护士交班不仔细,未查看手腕带。
(4)不重视正压冲封管的重要性。
责任护士未掌握分管患者检查。
护士宣教不到位,未按时巡视病房。
工作责任心不强,书写后未检查。
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缺乏。
每周仪器质检不到位。
带教老师教学后,未评估学生是否掌握。
天热,孩子容易出汗,腕带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患孩局部皮肤过敏。
护士工作不严谨。
护士对输血患者实际操作经验太少。
家属不重视坠床防范措施。
护士工作不仔细,未及时评估家属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
3.改进措施
加强院感意识。
责任护士掌握分管患者病情,对分管床位的患者责任护士做到“十知道”。
加强静疗知识培训,正确实施冲封管。
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增强工作责任心,医嘱执行后班班核对及时签名。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对所有护理人员再培训。
急救仪器严格认真检查,完好率100%。
按时巡视病房,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再次加强安全宣教。
让实习生先掌握理论知识再灵活运用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学习积极性。
各班护士交接班时查看腕带。
加强输血操作培训,科室组织模拟操作练习。
加强工作责任心,耐心宣教宣教后评估家属掌握情况,固定家属照护,对未掌握的家属加强宣教,按时巡视病房。
4.第三季度护理管理质量各项达标率(%)
质控项目
平均达标率(%)
合格率
7S管理
≥90%
交接班制度
≥95%
分级护理
≥92%
危重患者护理
≥90%
护理文书
≥92%
健康教育
≥90%
消毒隔离
≥92%
抢救室管理
≥92%
责任制护理
≥92%
临床教学
≥95%
支气管肺炎集束化
≥95%
婴儿腹泻集束化
≥95%
热性惊厥集束化
≥95%
身份识别
≥96%
医嘱查对
≥96%
用药安全
≥95%
输血安全
≥96%
跌倒
≥95%
压疮管理
≥95%
本季度指标达标率(%)、趋势分析
上图可以看出,2023年各项质控查检结果均达标,其中消毒隔离达标率较低。2023年第三季度各项质控检查与2023年第二季度各项质控环比显示大部分质控项目结果持平或略下降,对比下降幅度较明显的是消毒隔离、抢救室管理、输血安全。各项质控项目中消毒隔离、分级护理达标率较低。护理安全项目中医嘱查对达标率较低。上述均需重点整改。
本期优先改善事项
消毒隔离(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