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考研经验帖.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道口金融学院经验帖
昨天出成绩的时候太激动,结果被室友轰出了宿舍放风,理由是我情绪太过
波动,从复试完到现在情绪跟冰火两重天一样。现在平缓了心情,也可以坐下来
好好回顾这一年的种种。
初试~
依惯例介绍一下,我今年初试成绩是425 ,数学145、专业课133、政治71,
英语74 。本科学的软件。查了一下日历,从去年3 月10 号开始正式准备考研,
中间除了7 月初为期两周的小学期做小组开发就没再中断过。接下来的经验或者
说准备考研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只能代表我个人的经验,所以还请各位准备五道口
的孩纸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量体裁衣,抓住你们看过的经验帖精髓,
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关于选择
前几天有自己系的学妹来询问我关于跨专业考研的事情,说觉得难度很大且
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如果从我个人角度来讲的话,首先为什么转专业,这件
事情其实我在大二暑假的时候就决定了,中间也经历过很多纠结以及择校这个问
题的苦恼,不过还是在大三上的时候决定了考五道口。另外就是担心自己考不考
得上,我觉得首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潜力和耐力吧,如果已经下定决心开始准备了,
那可以尝试用转移法,不要过多思考这个问题,或者给自己一些积极的鼓励和暗
示。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反思今天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根据我的进度计划有哪些
需要做调整 (关于计划后面会说)。最后是择校的问题,我一般是先做好决定然
后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决定了考五道口以后就没有再变过。不过我觉得这个不
适合所有人,最好在七月份之前决定吧,否则之后时间太紧张可能会让你复习节
奏特别乱,然后自己也心慌意乱的。
关于计划
刚刚提到了计划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考研是拉锯
战,没有节奏在面对突发状况是就容易方寸大乱。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从上了
大学以后就特别懒散,除了考期就再也没有体验过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是什么滋
味,当时给了自己一周的适应期和做计划。在这一周里,我评估了一下我学习每
门课每天可以实现的进度(政治从8 月底才开始,前期只有三门),然后列出了
一个大概的计划。这个计划有大和小之分,就大了来说,就是在从现在到考研开
始前一个星期,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看什么
书,每个阶段大概从几月份开始几月份结束,每本书要看几次。小的来说就是在
各个阶段内的每周学习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每周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我当时是
下载了一个便利贴的APP ,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和这周的目标计划列出来放在手机
桌面上,一打开就是它们,提醒效果比较好。考研报名以后因为信息泄露,各种
考研机构电话不断,手机就调成了飞行模式。时间安排的话整个考研期间变动都
不大,一般是6:20 起床,上午数学,中午午休30-50 分钟,下午专业课,晚上英
语(后期是下午稍晚加晚上看英语和政治),然后零点上床准时睡觉。选择上午
看数学下午看专业课是按照考试时间安排来的,希望对应于考试时间培养那门课
的最佳状态。我大三下的时候因为还有课,所以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几乎没
怎么翘课,一是课程本身不多,二是觉得前期不能太过紧张,不然后边没有冲劲。
嗯,还有的话我没有出现过看书的时候集中不了注意力或者很想睡觉的情况,这
个生物钟其实在我大三上的时候就养成了,当时因为想减肥。。。所以坚持早睡早
起三餐必吃,每天运动两个小时,结果意外收获了好精力。如果你觉得精力不佳,
可以在前期每天晚上抽出二十分钟跑跑步什么的,这样后期也不会觉得压力过大
每天很疲惫。接下来分别说说每科吧。
数学
有句话说 “得数学者得天下”,虽然准备五道口不可能是一门课的较量,但
我觉得数学有把握的话可以让自己安心很多。按照之前说的计划安排,我把数学
复习阶段分为了基础期、强化期和冲刺巩固期。
基础期是从三月份到八月底的样子。一共复习了三轮。第一轮按照高数、线
代、概率的顺序看的,第一轮分别用时一个月、三周、三周,在 5.18 的时候结
束。
所用书籍:高数教材——同济第六版 (我们学的是清华版,已经无力吐槽)
李永乐数学全书,线代和概率教材用的都是当初上课是用的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主编李永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主
编曹显兵)
看书步骤是看完教材做全书(线代和概率是看完教材先做的辅导讲义再做的
全书)。这里想强调一下,我看完教材之后所有的辅导资料都是盖住答案先自己
做 (第一次会慢一些,因为每道题都要老老实实演算),不会的做上标记(需要
看几遍,所以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