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
3.1订立合同学问大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1订立合同学问大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订立合同学问”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结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的教材,以实用性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强化合同意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问题,提升其法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效力。
难点:合同订立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解决办法: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合同无效、可撤销的情形,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合同订立的法律要点。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升解决合同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合同订立过程,体验法律风险和解决方法。
3.利用多媒体展示合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提高法律意识。
4.安排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合同法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合同案例,如房屋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引导学生思考合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订立合同学问”。通过提问:“合同有哪些作用?订立合同需要注意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首先介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接着,讲解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生效的条件等。通过PPT展示相关法律条文,帮助学生理解合同订立的法律规定。
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以案例引入,讲解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原则在合同订立中的实际应用。
2.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
-讲解合同成立的要件,如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标的物等。
-介绍合同生效的条件,如合同签订、履行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巩固所学内容。练习题可包括以下类型:
-判断题:判断合同是否成立、有效。
-选择题: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简答题:分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效力。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如审查合同内容、注意合同效力等。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作业内容包括:
-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合同案例,如租房合同、购销合同等。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如合同成立、效力、违约责任等。
-提出解决方案,如如何避免法律风险、如何处理合同纠纷等。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生效的条件等。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为将来的法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法律意识:学生通过学习合同法,增强了法治意识,认识到合同在法律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合同约定,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他们能够在面对合同纠纷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理,增强了实际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5.诚信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诚信在合同订立中的重要性。他们学会了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培养了良好的诚信观念。
6.团队协作: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7.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