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LCD显示..doc

发布:2017-01-26约4.9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RM 嵌入式综训报告 目录 一 前言 二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的特征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三 主芯片及LCD1602简介 四 综训目的和要求 综训的目的 综训的要求 功能 五 硬件设计图 六 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七 仿真 八 结论 姓名:曾晏林 班级:电子13310 地点:JDB303 老师:韩代云 时间:2015年6月30------2015年7月4日 前言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它必须与具体应用相结合才会具有生命力、才更具有优势。因此嵌入式系统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它句有很强的专用性,必须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进行合理的裁剪利用。 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和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 嵌入式系统必须根据应用需求对软硬件进行剪裁,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等要求。所以,如果能建立相对通用的软硬件基础,然后在其上开发出适应各种需要的系统,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目前的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往往是一个几KB到几十KB大小的微内核,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功能扩展或者剪裁,由于微内核的存在,这种扩展能够非常顺利的进行。 ARM,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统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1991年ARM公司成立于英国剑桥,主要出售芯片设计的授权。目前ARM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 二、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所谓嵌入式系统,是指用于执行独立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由包括微处理器、定时器、微控制器、存储器、传感器等一系列微电子芯片与器件,和嵌入在存储器中的微型操作系统、控制应用软件组成,共同实时诸如实时控制、监视、管理、移动计算、数据处理等各种自动化处理任务。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强调硬件软件的协同性与整合性,软件与硬件可裁减,以满足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和功耗等要求。 1、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的特征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任务,以功耗、成本、体积、可靠性、处理能力等为指标来选择。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因而要求软件代码紧凑、可靠,大多对实时性有严格的要求。 早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通常是采用“硬件优先”原则。在粗略估计软件任务需求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硬件设计与实现。然后在此硬件平台上,再进行软件设计。因为很难充分利用硬件软件资源,取得最佳性能的效果。同时,一旦在测试时发现问题,需求对设计进行修改时,整个设计流程将重新进行,对成本和设计周期的影响很大。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只能改善硬件/软件各自的性能,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不可能对系统做出较好的性能综合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反复实验。 随着电子系统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微型化,系统设计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硬件和软件也不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概念。因而出现了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在系统目标要求下,协同设计软硬件体系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系统软硬件能力,得到高性能低代价的优化设计方案。 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目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运行在个人电脑上的操作系统向下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形成的嵌入式系统,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CE,SUN公司的Java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等。 另一类是实时操作系统,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ISI的pSOS,ATI的Nucleus,和免费公开源代码的uC/OS-II等。 三、主芯片介绍 A、特性 ARM7TDMI-S处理器 128k字节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具有ISP和IAP功能。 Flash编程时间:1ms可编程512字节,扇区擦除或整片擦除只需400ms。 64/32/16K字节静态RAM(LPC2106/2105/2104) 向量中断控制器 仿真跟踪模块,支持实时跟踪 RealMonitor模块支持实时调试 标准ARM测试/调试接口,兼容现有工具 极小封装:TQFP48 (7×7mm2) 双UART,其中一个带有完全的调制解调器接口 I2C串行接口 SPI串行接口两个定时器,分别具有4路捕获/比较通道 多达6路输出的PWM单元实时时钟看门狗定时器 通用I/O口 CPU操作频率可达60MHz 双电源 -CPU操作电压范围:1.65V~1.95V(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