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人工湿地恢复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编制单位:XX市排水设计院
二O一八年一月
PAGE
PAGE 1
目录
TOC \o 1-2 \h \u 7230 第一章 总论 4
13506 1.1 项目概述 4
12097 1.2 研究依据、原则、过程及分工 5
29197 第二章 流域概况 8
22398 2.1 自然环境概况 8
3999 2.2 社会经济状况 10
6157 第三章 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 12
28096 3.1 流域污染负荷调查 12
23397 3.2 流域水环境污染概况 12
21291 3.3 工程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12
17130 第四章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
25319 4.1 项目建设必要性 14
6134 4.2 项目实施可行性 15
20904 第五章 总体方案与平面布局 16
4640 5.1工程选址 16
24444 5.2工程目标 16
1232 5.3工程内容与规模 16
32651 第六章 人工湿地恢复工程 18
22114 6.1 设计思路 18
10038 6.2 工程范围 18
30048 6.3 工程目标 18
18141 6.4 工艺比选 19
25763 6.5 工艺设计 26
16907 第七章 环保、节能、安全与水土保持 39
32086 7.1环境保护 39
10721 7.2节能 41
15916 7.3安全 44
21492 7.4水土保持 45
31061 第八章 项目实施 48
30967 8.1项目施工 48
32492 8.2项目招标 49
8688 第九章 工程运行管理与监测 51
4079 9.1 运行管理机构 51
8128 9.2 运行管理方案 51
1551 9.3 工程监测 53
26699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5
16080 10.1 投资估算 55
19843 10.2 资金筹措 56
3282 第十一章 工程效益分析 63
26144 11.1 环境效益分析 63
18489 11.2 社会效益分析 63
31952 11.3 经济效益分析 63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
人工湿地恢复工程。
1.1.2 项目单位
1.1.3 项目背景
本工程为人工湿地恢复工程,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面源污染阻断及水体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的示范工程之一,旨在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完成水专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同时为XX下游沿江湿地的恢复与保护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鉴。
“十三五”期间,由于XX流域水污染控制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目前流域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遏制,流域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XX流域42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Ⅳ-Ⅴ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占55.7%、38.6%和5.7%。部分监测断面未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因此仍需进一步对河流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治理和修复。
XX市是全省耕地面积最大的产粮大市,大量的化肥、农药会随沿江灌溉农田退水排入江内;与此同时,沿江地段分布着大量居民区,人员的密集活动所产生的城市散排污水也会排入XX。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不仅会对XX中的水生生物构成威胁,也会对沿江湿地的植物、微生物产生直接的毒杀作用,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为保障XXXX段水质达标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对农业面源污水和城市散排污水的阻断和净化势在必行。
1.1.4 项目功能定位与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功能定位是XXXX段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主要工程目标是对XX市面源污染中的污染物质采取原位削减和中间阻断,改善流域的水质和环境现状,形成流域治理的示范效果。
1.2 研究依据、原则、过程及分工
1.2.1 主要研究依据
1.2.1.1 依据文件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
(3)周生贤在“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XX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4)《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5)《XX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
(6)《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7)黑龙江省XX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8)XX下游沿江湿地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课题“面源污染阻断及水体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子课题实施方案。
(9)课题合同。
1.2.1.2 基础资料
(1)《2009年XX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