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2018年上半年流动人口工作复习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襄城县2018年上半年流动人口 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2018年上半年,我县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委党组的高度重视下,以强化宣传培训为重点,以加强区域协作、巩固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为契机,以推动我县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为着力点,坚持从创新服务理念、整合部门资源为抓手,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运作模式,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的落实率,逐步实现免费服务的全覆盖。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截止到2018年6月,全县流动人口流向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较多,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劳动力倾向型”年龄结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18—49岁的年龄段占比重较高,外出人员以经商、务工居多,其次为随同流动的家属,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县,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使得城乡经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这是我县大量人口向外流动的重要原因。半年来,襄城县卫计委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坚持从创新服务理念、整合部门资源,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和运作模式,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基本项目的免费和生殖健康服务。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宣传,提高服管理水平。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法规,宣传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是贯穿全年一项重要工作。县卫生计生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形式增强工作效应,开展以座谈、标语口号、咨询服务等手段提高工作效果,大力宣传《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流动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和婚育观念,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项目。 (二)强化措施,加大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力度.一是以“流动人口协会”,便民服务大厅,宣传活动室为载体,逐步形成了集卫生、人口计生、文化等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格局,推进了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发挥了协会组织作用。目前全县共建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 17 个;二是建立制度,长效运行。建立了月清查、周通报、例会制度,两地联系信息互通制度。三是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出生、婚姻、孕情、人口流动等人口信息的互通共享,依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切实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做好流动人口个案信息的录入、接收、核实、协查、反馈等日常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系统、跨地区共享。 (三)完善机制,狠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规范。一是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维权、同考核,实现“属地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共同管理、双向考核”,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要做到“三个一”,即: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落实一项避孕节育措施、留下一个联系电话及现居住地址。二是做好流动人口三查服务工作,各乡镇要将清理清查同季度“三查”工作有机结合,对流入“三查”对象登记造册,与常住人口同时开展好“三查”服务工作。各计生服务站必须免费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检查与优质服务。三是抓好两项制度落实,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范。即:登记建档制度、维权服务制度。(四)落实优惠政策,开展优质服务。一是建立有利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符合政策生育的,要及时办理生育证。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农村留守老人中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落实奖励扶助。二是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凭暂住证,营业执照等有关材料就可以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三是提高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服务,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免费孕情、环情检查,对于怀孕生育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纳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是市、县配合,搞好关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委流管股配合市卫计委在范湖乡、丁营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使流动人口家庭感受到党的温暖。 三、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力度还需加强;二是流动人口依法免费享有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上还要进一步提高,使流动人口能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宣传教育服务;三是由于流动人口变动频繁,外出人员流入地难掌握,需要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四是计生、公安、卫生、教育、工商、民政、城建、劳动等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五是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员不稳定,录入、反馈、更新不是很及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摸索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好方法,加快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步伐,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工作新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维权服务”活动,促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