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研究--基于1992--2012年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研究--基于1992--2012年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背景
中国和德国是两个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伙伴,两国的经济关系受到了政治、文化、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20年中,双方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中国和德国两国的商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商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因此,研究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对于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描述
本研究旨在:基于1992-2012年的实证分析,研究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变情况是怎样的,双边贸易中主要商品有哪些?
2.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是什么?
3.如果改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限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变,分析双边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而提出一些改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建议,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局限性。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分析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探索实现贸易平衡和互利共赢的途径,为政府制定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贸易格局提供参考。此外,本研究还可以拓展国际贸易研究的视角,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