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灭鼠药中毒解救方法大全【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1-17约4.52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们建议凡杀鼠剂中毒发生抽搐、惊厥者,除中毒毒物明确者外,在给予镇静、抗惊厥处理的同时,应给予乙酰胺治疗,以免错过氟乙酰胺中毒的治疗时机。 抗凝血类杀鼠剂 抗凝血灭鼠药以作用缓慢,累积中毒为特点。 是国家批准的慢性杀鼠剂,为合法鼠药。 中毒机制是是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使凝血时间延长,致出血衰竭而死亡。 溴鼠灵毒饵 杀鼠迷母液 溴敌隆母液 0.005%溴敌隆毒饵 (好猫鼠克) 杀鼠灵毒饵 杀鼠灵原料 0.1% 敌鼠钠盐 敌鼠隆(大隆)毒饵 第一代 第二代 杀它仗 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特点 本类毒物作用缓慢, 人口服后也要3-4d才出现症状,且有蓄积作用。 口服抗凝血性灭鼠剂中毒早期可能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表现。 逐渐出现各种出血性表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自发性出血, 患者一般死于颅内出血或胃肠道出血性休克。 抗凝血类杀鼠剂的救治 维生素K1为特效拮抗剂 。 轻度血尿或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不正常,维生素K110-20mg肌注,每日3-4次。严重出血者,首剂10-20mg静脉注射,继而60-80mg静脉点滴, 1日总量可达120mg。 出血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一般连续用药10-14d,出血现象消失、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后停药。 诊 断 思 路 从急慢性推断 急性灭鼠药多在数h 内出现中毒症状。 潜伏期在数天以上者多为慢性灭鼠剂抗凝血灭鼠药中毒,主要症状是各种出血。 从商标推断 鼠药市场购买的急性鼠药中,毒鼠磷、磷化锌、灭鼠优等为许可使用的鼠药,商标明确。 而不标明成份,以五花八门商标出现的大多为违禁鼠药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类。有关专家曾对10 省市的鼠药市场进行调查,其中26 %为毒鼠强,48 %为氟乙胺酰。 从症状推断 中毒者除恶心、呕吐、腹痛外,如痉挛、惊厥的表现突出,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即致惊厥的杀鼠剂)中毒可能性大(毒鼠强、氟乙酰胺 )。 恶心、呕吐、腹痛,继而发生出血倾向为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的特征。 早期不易诊断,对可疑中毒者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原活动度(PA)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有助于早期发现出血病人。 服毒后恶心、呕吐、腹痛,并发生多个脏器功能损伤的为磷化锌与安妥。 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并有流涎、流泪、多汗、多痰、瞳孔缩小、视力模糊, “口吐白沫”和肺水肿等毒蕈碱样症状, 考虑有机磷类杀鼠剂中毒。 常见杀鼠药急性中毒 救治的共同原则 应急救治分4 个阶段 1.现场急救和复苏稳定阶段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染毒衣物 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2. 消除毒物阶段 迅速切断毒源,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清洗: 皮肤、毛发、指甲、伤口和眼污染毒物。 催吐: 在服毒后4 小时内, 催吐越快效果好。 洗胃: 尽早洗胃是成功抢救急性中毒的关键, 甚至超过特效药物治疗的作用。 导泻: 可将毒物排出体外, 阻止毒物自肠道吸收。 3.及时、准确使用特效解毒药物阶段  阿托品、解磷定或氯磷定—有机磷杀鼠药中毒, 如毒鼠磷 乙酰胺(解氟灵) — 有机氟杀鼠药中毒, 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维生素K 1 —抗凝血杀鼠药中毒, 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酮、敌害鼠等 毒鼠强中毒, 虽然无特效解毒剂,但可用苯巴比妥钠、安定、维生素B6、纳洛酮等法联合解救治疗。 灭鼠优中毒,解毒剂为烟酰胺。 鼠立死中毒, 解毒剂为维生素B6。 4.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阶段 谢 谢 Company Logo 灭 鼠 药 中 毒 急 诊 科 黄 杨 国家化工部、农业部于1991年明令禁止使用剧毒鼠药。但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农村集贸市场,随时都可以买到含有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化学成分的国家严禁鼠药,且这些鼠药与食品同一摊位出售。毒伤人、毒死人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发生急性中毒,其中急性鼠药中毒有5万至7万人。鼠药中毒死亡人数为同期多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3.84倍,死亡率是多种传染病的66.7倍。 我国允许使用的杀鼠剂品种 目前我国批准登记杀鼠剂的生产企业有35个,生产杀鼠剂达81个产品。境外7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在我国登记9个产品,隶属9个品种。 1.生物杀鼠剂2种: (1)C型毒梭菌素(博式灵);(2)肠炎沙门氏菌阴性赖氨酸丹氏变体6a 噬菌体饵剂(依萨琴柯)。 2.化学杀鼠剂7种: (1)磷化锌(耗鼠净);(2)氟鼠灵(杀它仗);(3)杀鼠灵(灭鼠灵、华法灵);(4)杀鼠醚(立克命、鼠毒死、杀鼠萘);(5)敌鼠钠盐(野鼠净);(6)溴敌隆(乐万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