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电机组选型与布置.ppt

发布:2025-03-23约6.01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7场用电、线损等能量损耗根据风电场地形复杂程度,地势起伏情况,集电线路能量损耗大小。估算场用电和输电线路、机组变电站损耗占总发电量的百分比,一般能量损耗系数为95%左右。1.2不同机型发电量估算1.2.8气候影响停机根据风电场区域冬季低温气温天数、风力发电机组适应的温度范围等情况,当风场的气温超出它的适应范围,风机将不再发电。低温环境下,风机的运行效率有所下降,且风机停机再启动需要温度回升区间。另外当气温下降到-10℃时风机的润滑系统也将会受到影响,0℃以下叶片表面结冰也会影响风机翼型的气动性能,使发电量降低。一般北方寒冷地区风电场低温气候影响折减按95%左右考虑。1.2不同机型发电量估算1.2不同机型发电量估算1.2.9总折减系数根据上述各项折减系数,计算出不同机型对应的总折减系数。1.2不同机型发电量估算1.2.10年上网电量测算根据风电场各种机型风机年理论发电量扣除上述发电量损失,即得出年上网发电量,从发电量指标角度,对各种机型进行比较。1.3不同机型综合经济比较评价一种机型的优劣,不能仅从发电量和等效利用小时来考虑,应综合经济指标来评价。除发电量外,风电机组的价格、塔架、底座、箱变、电缆、公路以及变电站等也都是影响机型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对风电机组进行综合指标比较,以最终确定风电场机组选型。确定风电项目机型最终推荐意见,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所推荐机型方案的发电量指标优越;二是该方案投资经济指标合理,抗风险能力强;三是该方案上网电价低,即考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机型方案。根据风机在发电量、机组投资、上网电价等各项综合指标上的明显的优势,推荐一种风机作为选择方案,以此作为进一步工程设计的依据。121.4机型选择推荐意见1.5风电机组布置推荐方案对优选的机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布置,考虑整体规划的影响,以获得较大发电量和最优经济效益为原则,既要保证风机间距以减小尾流损失又要考虑风机的相对集中布置以减少集电线路及道路的投资;不仅考虑每个机位最优,而且考虑各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风机长期稳定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整个风电场的发电量最大,效益最好。2、风力发电机组布置问题一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结果及初步选定的风机型号?问题二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风力发电机组排布?风力发电机组布置重点难点风力发电机组布置的指导原则风力发电机组布置方案的确定0102根据风向和风能玫瑰图,使风机间距满足发电量较大,尾流影响较小为原则。风电机的布置应根据地形条件,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土地和地形,恰当选择机组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尽量减少尾流影响,并结合当地的交通运输和安装条件选择机位。考虑风电场的送变电方案、运输和安装条件,力求输电线路长度较短,运输和安装方便。不宜过分分散,便于管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风力资源。风电机组布置基本原则当盛行主风向为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且相互为反方向时,风力发电机组排列一般为矩阵式分布。风力发电机组群排列方向与盛行方向垂直,前后两排错位。主风向主风向风电机组布置指导原则**********根据风电场实际情况,一般风场的总折减系数为30%左右,山区复杂地形的风电场总折减系数大些,有些可达到38%左右。**下面介绍*下面介绍*在选定的机型基础上,对风机布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软件优化的基础上,结合场区轮毂高度处风能资源分布图和具体地形地貌,对部分机位进行手工调整,避让村庄、线缆、林地、耕地等,得到最终优化方案。风电场建设之风力机组选型与布置1.1.1风能资源分析通过对测风塔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代表年50m~8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2002)可以判断风功率密度等级,一般来说,风功率密度达到3级以上,风电场才有开发价值。各测风塔的风能主要集中某几个扇区,盛行风向稳定,才有利于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风电场65~85m轮毂高度处50年一遇最大风速,风电场风机轮毂高度处15m/s风速区间的湍流强度,判定风电场工程可以选择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别。1.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风力机等级的基本参数1.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1.1.2机型范围初选满足场址的气候条件。在GB18451.1-2001idtIEC61400-1:1999《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中,根据轮毂高度的年平均风速、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湍流强度等将风电机组分为4个等级,同时还有一个特殊设计的S级。应根据场址的风况选择安全等级的级别。此外还应根据气温范围确定选用标准型或低温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