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询异常护理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方法](一)术前准备1. 治疗前应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查,包括心电图等。2. 治疗前至少禁食3小时,治疗前应排空大、小便。3. 每次治疗前半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 在专门治疗室进行治疗。应备齐各种急救药品与器械。5. 工作人员至少3名。1名麻醉师负责麻醉及活瓣气囊加压人工呼吸;1名精神科医师操作电痉挛治疗机,负责观察药物用量及通电后情况;1名护士进行器械准备及负责静脉穿刺。 (二)操作方法⒈ 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检查口腔,摘除义齿,解开衣带领扣。⒉ 静注阿托品0.5~1mg。⒊ 静注麻醉剂(常用2.5%硫喷妥钠、静安等),静注时应缓慢,以诱导麻醉,静注至睫毛反射迟钝,对呼唤无反应,嗜睡状态时即可。⒋ 氯化琥珀胆碱1ml(50mg),用注射用水稀释到3ml,静脉注射(10秒钟注射完),注射药后1分钟即可见自睑面口角至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约3分钟全身肌张力下降,腱反射(膝、踝)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此时为通电的最佳时机。氯化琥珀胆碱一般用量为50mg左右。⒌ 麻醉后期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紧贴在患者头部两颞侧,或单侧大脑非优势半球的顶颞侧(百会穴一印堂穴)。电流为90~130mA,通电时间为2~4秒。患者出现面肌、口、角、眼轮匝肌、手指和足趾轻微抽动,有的没有抽动,只是皮肤出现鸡皮疙瘩。此即为有效发作。⒍ 通电结束后,在睑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停止时,用活瓣气囊供氧并行加压人工呼吸,约5~10分钟,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静脉针头。改良电痉挛治疗关键应掌握好肌肉松弛剂的剂量,麻醉药量和通电量。 ⒎ 疗程一般为6~12次。急性患者可每日一次后改隔日一次。 (三)术后处理治疗结束后应继续监护15分钟左右,以防止患者在意识恢复过程中,因意识模糊、躁动不安而致的意外。个别体质虚弱者因可能出现继发性呼吸抑制,故应倍加警惕。[并发症] 呼吸停止、心血管并发症和记忆障碍同普通电痉挛治疗。 4.治疗及护理方法 1、治疗前准备 1)详细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包括心脑电图、胸 部及脊柱的X线检查 2)向患者解释,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患者的 合作 3)治疗当日晨禁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治疗前排空大小便,取下眼镜、假牙、 发卡等。 4)治疗前15分钟肌注硫酸阿托品0.5-1.0毫克,防 止心律失常、窒息等。 5)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 2、治疗时的护理 1)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四肢自然伸直,松解领口和裤带,以免影响呼吸。 2)在颈部下方置一硬枕,肩胛骨下方置一软枕使脊柱伸张,以减少治疗时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可能。 3)将牙垫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使其咬紧防止痉挛时咬破唇舌和牙齿损伤。 4)术者一手固定牙垫,托住下颌,防止患者过度张口时,下颌脱臼。另一只手戴上装有电极板的橡皮手套,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板置于头部非优势侧的顶颞部,紧贴皮肤,护士2-4人立于患者两侧,分别保护患者两侧的肩、髋、膝关节等处,在患者痉挛时随着病人的抽动自然按扶,以免因过度伸张、抽动造成骨折、脱臼和肌肉损伤。 5)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通电,电压一般为80-110V,通电时间为0.2-0.4秒。 6)痉挛发作停止后,术者将患者头部侧转,使口中唾液流出。同时做人工呼吸,直至患者呼吸恢复为止。待患者睫毛反射恢复后推至病房。 3、治疗后护理 1)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室内,取侧卧位。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意识尚未清醒,应专人护理,加上床挡,直至病人完全清醒。 2)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了解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3)让病人表达对治疗的感觉,观察其情感状态,鼓励病人参加病房活动。 4)对于记忆障碍的病人,护士可给予提醒,并说明记忆力是可以恢复的。 5)记录病人于治疗前、中、后的反应。 6)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 (五)电痉挛治疗中护理程序的应用 1、评估 精神症状 躯体状况:有无头痛、恶心等 病人对治疗的态度:合作或不合作 家属对治疗的态度:是否支持治疗 病人的不安情绪:恐惧、焦虑等 2、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与痉挛发作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痉挛发作导致骨折、脱臼有 关 不合作:与否认有病有关 与惧怕治疗有关 思维过程改变:与治疗导致暂时性记忆丧失有关 3、护理措施 (1)按照要求摆好患者的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