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家庭婚姻心理咨询(全).ppt

发布:2025-01-13约9.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咨询程序按照咨询提纲进行咨询认真倾听求助者的述说提出恰当的咨询建议始终重视做书面记录结束咨询家庭发展周期中的六个阶段:单身青年脱离家庭通过婚姻联接家庭孩子诞生进入家庭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孩子长大后离开家晚年的家庭生活家庭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心理问题他们需独自承担情感和社会责任,学会自主,学会区别自己与原家庭,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在工作和经济方面成为独立的人。这时期的年轻人脱离了原家庭的束缚,常会在情感、关系、性与爱方面面临新的适应与挣扎。单身青年脱离家庭(2)通过婚姻联接家庭他们要为新家庭承担责任,要重新调整与扩展家庭的概念、亲友的关系,这对于独生子女的年轻人夫妇来说不是容易的事。他们往往会因小事导致争端,问题主要涉及权力、经济、面子、习惯、感情、文化等方面。家庭系统要接纳新人,需要适应由二人世界向三人世界的突变。年轻人要适应有了孩子的夫妻系统,适应为人父母的社会角色,要共同养育孩子,解决经济、家务问题,接纳祖父母或保姆。孩子诞生进入家庭这是家庭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需要开放家庭界限,允许孩子独立,改变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重新关注中年生活中的婚姻与事业问题,并开始转向照顾老人。家有青春期的孩子(5)孩子长大后离开家此时,家庭系统需重新协调二人世界的夫妻系统,与长大的孩子建立“成人——成人”的关系,准备接纳孩子的配偶、孙(外孙)子(女)。应对父母(祖父母)丧失生活能力、疾病或死亡。(6)晚年的家庭生活夫妻要接受反哺的代际角色,接受生理功能的改变,保持健康的夫妻功能和兴趣,培养和适应中年人的家庭系统中的核心角色。尊重上代人的经验并重视他们的功能。应对亲友亡故,做好离世前的心理、物质准备。五、良好的婚姻家庭规则尽管人们认为良好的婚姻家庭没有统一的规则,婚姻家庭咨询师也不能设想各个家庭可以有完全一样的规则。但有一些家规,如:有人情味人性化;有弹性不绝对化;开放能自由表达;适应各人成长需要等,是长期实践中多数家庭共同认定有利于家庭健康、和谐的规则。第三节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系统论与家庭系统理论控制论家庭咨询的主要流派及其学说一、系统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系统论认为有机体或生命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这是任何一个部分都无法拥有的特征。贝塔兰将系统论的观点从生物、物理领域推论到更加复杂的社会领域,他认为系统大于部分的总和,每个系统都是大系统中的亚系统,提出不应简化系统内部的互动;人类系统是个生态有机体而不是机械物;社会团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会不断地与它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强调信念和价值的生态重要性等。该理论的精髓在于:提倡研究整个系统中各部分的互动关系,而不只是个别研究每部分的构造。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发现家庭系统的特征如下:1系统的整体性2亚系统3开放/封闭系统4婚姻家庭系统的两个机制:平衡机制(2)改变机制5控制论控制论由麻省理工大学数学家在1948年首创,其核心是反馈回路(反应环),这是一个系统获得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能够保持系统的稳定。反馈包括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反馈回路可以是正向或者是负向的,区别在于对稳定状态作用的方向不同,而无好坏之分。负向的反馈表明系统的整体性受到威胁,需要做出调整,以维持现有状态;正向的反馈表示需要修改原有模式。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特生(Bateson)在驻印度的美国战略署工作。他注意到当时的认识论与数理工程中人机互动的研究议题——关于自我修改的反馈机制,强调稳定和改变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他提到:所有改变可视为维持稳定平衡的努力,所有恒久平衡则靠改变而维持。贝特尔后来的贡献更有意义,他大胆假设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关系现象而非脑内疾病,可以通过调整改变系统关系和互动模式得到改善,并做了深入的临床研究验证他的理论。2控制论是形容家庭如何保持其稳定性的最佳方式。3保持家庭的稳定性是通过信息交换来实现的。如果一个青梅女子坠入情网并和一个其他种族的人结了婚,她的父母必须重新调整,接受她的婚姻事实并允许她的丈夫进入他们的系统(正反馈),或者他们为了维持现有的家庭的稳定,可以不和她说话,并将她和她的丈夫赶出他们的生活(负反馈)。为了保持家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家庭既要对正向的反馈作出反应,也要对负向的反馈作出反应。婚姻家庭的两个控制系统如下:第一控制系统:家庭自组系统。通过系统的规则、等级、结构和角色构成。第二控制系统:咨询师与家庭组成的共组咨询系统。咨询师向系统输入一些扰动,以改变家庭的模式。有以上可知,从家庭的角色来看,系统论强调家庭的结构和等级(如系统和亚系统),而控制论则阐述了家庭内在的规则、自我调整与控制等。三、家庭咨询的主要流派及其学说结构式家庭咨询策略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