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pdf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1.在服饰问题上,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道家主张“被褐(粗布衣服)怀玉”;墨家主张“节用”;
阴阳家认为衣服的颜色与四时、方位必须对应。他们的服饰观()
A.反映为政以德的重要性B.源于宗法制的彻底瓦解
C.契合了各自的思想宗旨D.表明民生问题受到重视
2.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
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
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这种变化说明唐代()
A.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B.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
C.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D.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
3.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
“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
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
代的“路”()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4.明初店铺聘请名人书写对联之风日渐兴起。北京“鹤年堂”药铺店就
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撰写,左曰:“调元气”,右曰:
“养太和”;另一副是名臣杨继盛所书,上联“欲求养性延年物”,下联
“须向兼收并蓄家”。此类现象表明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商业发展重视营销策略
C.修身养性成为时代追求D.对联成为商业广告主流
5.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公
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此同时,《新青年》发表诸如《汉口苦力状
况》《武昌织布、纺纱、铜币、银币、麻布五局工人状况》等文章。这表
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A.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改变B.全国性工人运动高潮到
来
C.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工人运动D.中共成立的条件日渐成熟
6.
上图是“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制的《敌伪时期东北产业分布
图》。此图的绘制背景是()
A.党的工作重心已经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南京政府为扩大内战而
攫取更多资源
C.中共欲掌握更多的资源支持辽沈战役D.中共为加强财经领导以
应对形势变化
7.19867
年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规定:从
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