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最终定稿.docx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信息
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为[工程名称]。建筑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下[X]层,地上[X]层,建筑高度为[X]米。
(二)深基坑概况
深基坑开挖深度为[X]米,基坑周长约为[X]米。基坑东侧距离[既有建筑物或道路名称]约[X]米,西侧距离[相关设施或道路名称]约[X]米,南侧距离[具体物体]约[X]米,北侧距离[具体物体]约[X]米。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19)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勘察报告
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确保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2.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3.进度目标:按照总进度计划要求,按时完成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任务。
4.环境保护目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等污染,保护周边环境。
(二)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深基坑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三)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支护桩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墙施工→锚索施工→基底清理
四、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一)支护桩施工
1.施工工艺
-采用[支护桩类型,如钻孔灌注桩],根据设计桩径及桩长,选用合适的钻孔设备。
-测量放线定出桩位,埋设护筒,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X]mm以上。
-钻孔过程中,控制钻进速度和泥浆比重,保持孔壁稳定。
-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吊车吊放钢筋笼入孔。
-水下灌注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应埋入混凝土内一定深度,防止导管进水。
2.质量控制要点
-桩径、桩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径允许偏差为±[X]mm,桩长允许偏差为±[X]mm。
-钢筋笼主筋间距允许偏差为±[X]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X]mm。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试块抗压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二)冠梁施工
1.施工工艺
-土方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后,进行冠梁模板支设。模板采用[模板类型,如木模板或钢模板],支撑牢固。
-绑扎冠梁钢筋,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冠梁混凝土,采用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2.质量控制要点
-冠梁尺寸允许偏差:长度、宽度为±[X]mm,高度为±[X]mm。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三)土钉墙施工
1.施工工艺
-土方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X]m。
-修整坡面,使其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采用[钻孔设备,如洛阳铲或锚杆钻机],按设计角度和深度钻孔。
-插入土钉:将加工好的土钉插入孔中,土钉应居中。
-注浆:采用[注浆材料,如水泥砂浆],通过注浆泵将浆液注入孔中,使土钉与土体紧密结合。
-铺设钢筋网:钢筋网片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与土钉连接牢固。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喷射厚度均匀,表面平整。
2.质量控制要点
-土钉的长度、间距、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土钉抗拔力应满足设计规定。
-钢筋网片的钢筋直径、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喷射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为±[X]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X]mm。
(四)锚索施工
1.施工工艺
-钻孔:采用[锚索钻孔设备],按设计角度和深度钻孔,钻孔直径应符合锚索设计要求。
-锚索制作:锚索由钢绞线、导向帽、承载体等组成,钢绞线应进行防腐处理。
-锚索安装:将锚索缓慢放入钻孔内,确保锚索顺直。
-注浆:采用[锚索注浆材料,如水泥浆],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使锚索与孔壁之间填充密实。
-张拉锁定:待浆液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