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最新《生物进化的历程》(好)课件.ppt

发布:2016-03-24约2.4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始祖鸟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的意义 植物 二 植物的进化史 * 第二节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一)资料分析 1、2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 方法? 2、2个资料中,科学家所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 共同之处? 3、根据2个资料,你能对 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 的推测? 1、比较化石及化石在地层中存在情况对生物进化进行研究。  化石,就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树叶化石 微网虫化石 该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生活在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恐龙的足迹化石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美国犹他州红色峡谷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始祖鸟的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它具有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 那始祖鸟与现代的鸟类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1前肢的末端有指,指的末端有爪; 2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鸟喙。 3有一条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 通过对始祖鸟、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比较推测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什么?   鸟类由始祖鸟进化而来,始祖鸟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度类型. 2、对动物、植物的器官和系统进 行解剖和比较的方法。 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例如:一些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翼、蝙蝠的翼手、鲸的鳍、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从外形看,这些器官很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这就证明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只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同源器官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 3、比较蛋白质分子差异的方法。 生物进化是一种长期渐变的过程,这种渐变过程会表现在DNA编码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的渐进特征,并以此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 几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38 向日葵 27 果蝇 12 马 1 猕猴 0 黑猩猩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 生物名称 这个差异说明了什么?   人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4、比较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方法。 一切高等动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不容易区别。只是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了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迅速重演了它们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已有的知识补充P59图 中的空缺。 2、讨论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物进化树 两栖类 哺乳类 被子植物 根据动物体内有没有脊柱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一 动物的进化史 原生动物门:身体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如:草履虫 变形虫 腔肠动物门: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 水母 海蛰 珊瑚虫 水螅 扁形动物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如: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门: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如:蛔虫 秀丽隐杆线虫 环节动物门: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用体表呼吸;靠刚毛或尤足辅助运动。如:蚯蚓 沙蚕 蛭 续上表 软体动物门: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如:河蚌 石鳖 蜗牛 乌贼 章鱼 节肢动物门: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昆虫纲(蝗虫 蜜蜂 蝴蝶);蛛形纲( 蜘蛛 );多足纲(蜈蚣 马陆);甲壳纲:(虾 蟹) 棘皮动物门: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为辐射对称。如:海星 海胆 鱼类:生活在水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