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因子的强度测定与影响因素.ppt
注意事项:1.此方法可以排除CLO2中CLO-2、CLO-3和CL2的干扰2.用缓冲溶液和盐酸调pH,进行分步滴定。3.此方法也可以测CLO-2、CLO-3和CL2。4.每步加入缓冲溶液后要混均。4.7二氧化氯(ClO2)含量的测定(五步碘量法)第6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理:戊二醛与三已醇胺溶液反应,以盐酸羟胺中性溶液作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三已醇胺溶液,根据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戊二醛的质量分数。准备标准溶液:配制6.5%三乙醇胺溶液、1%盐酸溶液、10g/L氢氧化钠溶液、0.4g/L溴酚蓝乙醇溶液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17.5g盐酸羟胺加蒸馏水75ml溶解,并加异丙醇稀释至500ml,摇匀。加0.4g/L溴酚蓝乙醇溶液15ml,用6.5%三乙醇胺溶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配制并标定0.25mol/L硫酸滴定液。4.8戊二醛(C5H8O2)含量的测定第6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检测:精密吸取样品适量,使其相当于戊二醛约0.2g,置250ml碘量瓶中,精确加6.5%三乙醇胺溶液20.0ml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25ml,摇匀。静置反应1h后,用0.25mol/L硫酸滴定液(装于25ml滴定管中)滴定。待溶液显蓝绿色,记录硫酸滴定液用量。同时,以不含戊二醛的三乙醇胺、盐酸羟胺中性溶液重复上述操作(空白对照)。重复测2次,取2次的平均值进行以下计算。4.8戊二醛(C5H8O2)含量的测定第6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计算:由于1mol/L硫酸滴定液1ml相当于0.1001g戊二醛,按下式计算戊二醛含量:
式中:X为戊二醛含量,g/L;c为硫酸滴定液浓度,mol/L;V1与V2分别为样品与空白对照滴定中用去的硫酸滴定液体积,ml;V为戊二醛样品体积,ml。对于碱性或酸性戊二醛样品,应先用1%盐酸或10g/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再用上法进行含量测定。4.8戊二醛(C5H8O2)含量的测定第6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注意事项:本法适用于醛类消毒剂中戊二醛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的关键是配制盐酸羟胺中性溶液时,应看准蓝绿色。本法终点不敏锐且不适合测定低浓度的戊二醛。4.8戊二醛(C5H8O2)含量的测定第6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法:1.物理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测定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强度计的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一米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2.生物法: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5×105~5×106)作载体染菌,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一米的中央处,照射45分钟~60分钟,进行活菌回收计数。判定标准:1.物理法: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2.生物法:杀菌率达到99.9%。4.9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第6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7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消毒(disinfection):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叫消毒。这里所说的“外环境”最初仅指无生命的物表,目前一般认为:除包括液体、固体、气体外,亦包括有生命机体的体表和表浅体腔,这里所说的“病原微生物”不包括细菌芽胞。对“消毒”一词的理解,有二点需要强调:1、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并不要求消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2、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一般来说,若能使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的存活概率达到10-3,则认为是可靠的。2、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称为灭菌。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亦包括细菌芽胞和一些原虫。消毒是相对的而灭菌则是绝对的,意为完全杀灭或去除灭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然而事实上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的,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瘫匦胧刮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