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 .pdf

发布:2024-12-05约1.81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默写--第1页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一、(2019·咸宁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

题。(15分)

陶侃少孤贫。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

百甓①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

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②

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士女③

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

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

..

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

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④也!”

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

欺;自南陵迄⑤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默写--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默写--第2页

中考复习

【注释】①甓(pì):砖。②都督:统领。③士女:

泛指百姓。④弃:放弃。⑤迄:到,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3分)

A.故自劳耳(使……劳累)

B.常语人曰(告诉)

C.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放弃,舍弃)

D.明毅善断(善于)

2.下列选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意义相

同的一项是(A)(3分)

例:朝运百甓于斋外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不求闻达于诸侯

C.皆以美于徐公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默写--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默写--第3页

中考复习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C)(3分)

A.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

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

B.从“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可以看出

陶侃为官深得人心。

C.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

对不正之风。

D.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

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__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整

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无益于时,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