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白山旅游规划文本.doc

发布:2025-02-19约2.24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TOC\o1-3\h\z\u一、总那么 2

二、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4

三、旅游客源分析与预测 5

四、旅游业开展目标与战略 6

五、旅游功能区总体布局与开发建设 8

六、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 17

七、旅游营销体系规划 20

八、旅游接待效劳体系规划 21

九、旅游支撑体系规划 22

十、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 25

十一、旅游平安保障系统规划 26

十二、近期行动方案 28

十三、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9

一、总那么

第一条工程背景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欧亚大陆东端的最高山系,为世界自然保护地。2005年经吉林省委第7次会议同意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管委会,本规划是其委托管理区域旅游开展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家法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法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法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法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行政法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行政法规)

11、《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

12、《旅游开展规划管理方法》国家旅游局(部门规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71-2003旅游总体规划通那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52-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标准》

17、《吉林省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2003-2020)

18、《长白山旅游总体规划》(1996)

19、《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4)

20、长白山“十一五”开展规划

第三条规划成果

本次规划成果包括:

长白山旅游开展总体规划文本

长白山旅游开展总体规划图那么

长白山旅游开展总体规划说明书

长白山旅游开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长白山“U”型谷整治规划

长白山北坡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白山西坡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上成果经专家评审通过,报有关部门批准,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条规划成果的修订与调整

凡在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管辖范围内进行保护、利用、建设、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如确有需要,拟对本规划提出修订或调整时,须经管理委员会主管部门同意,报原受理审批部门批准。

第五条规划原那么

1、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那么

2、坚持可持续开展、突出特色的原那么

3、坚持旅游资源为根底、市场为导向的原那么

4、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那么

5、坚持公平公正、良性循环开发的原那么

6、坚持以人为本、可操作实施的原那么

7、坚持因地制宜、节约利用土地的原那么

第六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划分为三个时段:

近期:2006-2010年启动阶段

中期:2011-2015年开展阶段

远期:2016-2020年完善阶段

第七条规划范围

长白山旅游开展总体规划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范围,是长白山保护的重点区域,在实验区内开展生态旅游,面积为1964km2。

规划区——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按照省政府文件委托管理的区域,面积6718km2。

控制区——按照旅游开展的客观要求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垂直地带完整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要求将临近的松江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泉阳林业局、白河林业局、和龙林业局、长白县森林经营局、长白县林业局作为规划的控制区域,实施规划引导管理,面积km2。

二、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第八条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直接管辖区域的49个景点中,按照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分,一级旅游资源数量25处,占参评资源总数的5%;二级旅游资资源14处,占参评资源总数的%;三级旅游资源9处,占参评资源总数的%。其中一、二级旅游资源合计39处,占参评资源总数的80%以上,属于开发价值最大的局部;三级旅游资源占20%,有一定的开发价值,说明长白山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潜力大。

第九条旅游资源环境容量

通过测算,近期长白山的旅游环境容量为200万人/年,其中北坡95万人,西坡100万人,南坡5万人。

中远期,长白山的旅游环境容量可到达300万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