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 .pdf
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第1页
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
摘要: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教育相比以前也越来越多元化,因为幼儿
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积极探寻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将民间故事作为教育资源引入
幼儿园课堂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又深远的意义,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民间故事的
积极意义,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在考虑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平的基础上,带领幼儿一起感受民间故事,从故事中汲取拼搏向上的勇气,成就
更美好的人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
关键词:民间故事幼儿园幼儿教育
引言
我国现阶段幼儿德育教学与民间故事的融合情况来看,其中确实仍然存
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坚信只要学前教师能够用更为科学
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故事之于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
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与文化传承
意识,同时提升幼儿的德育水平,从而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稳步前
行。
1创设生动故事情境
创设情境过程中,学前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民间故事的主题灵活地进行相关布
置,让幼儿能够在学习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感受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大
道理。比如,在学习《铁杵磨成针》这一民间故事时,所开展的幼儿德育活动主
要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充分地了解故事内容后,深刻地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让他们心中明确一点,那就是只要做事有恒心、有耐心、肯坚持,就能够将自己
心中的理想与目标达成。在活动开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播
放一首古诗《静夜思》,引出接下来的故事主人公,紧接着学前教师可以在多媒
体上为幼儿播放《铁杵磨成针》这一动画故事,让幼儿看一看小时候讨厌学习的
李白究竟看到了什么事情让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变得非常勤奋。
[1]
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第1页
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第2页
2合理利用多媒体
幼儿教师选择民间故事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故事中如果出现幼儿未接触过的东西,那么幼儿将很难获取相关的经验。因此,
在做前期准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新的事物,让幼儿
对要学习的新事物有了基本的认识,来推进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如现在很多幼儿
没见过“田螺”,不知道田螺长什么样子,那么对“一个姑娘藏身于田螺中”这
一情节幼儿就无法在脑海中产生鲜明的画面,也很难理解,而且产生了“田螺是
什么”这样的疑问而无法专注地认真听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讲述这个故事之
前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一些田螺的图片,并顺带着讲一些关于田螺的小知识,然
后再开始讲故事,这样幼儿就可以依据已有的认知产生更丰富的联想,真正将故
事吸收到心中。
3丰富词汇量
民间故事会使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以及常用的成语和俗语,
优美丰富的语言在视、听、读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民间故事的语言词汇丰富且涵盖范围广,有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人的外貌等
方面的名词、代词等;有具有抽象意义的形容词,例如神气、勇敢、诚实、光荣
等;也有表达各种动作的动词,例如飘落、手舞足蹈等。不同的词汇有助于丰富
幼儿语言经验和生活认知。“老鼠嫁女儿”结构鲜明,语言朗朗上口,我们通过
讨论“神气”“遮”“堵”等词语,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认知和经验进行理解;
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让幼儿体会“害怕”、表现“害怕”。幼儿在听故事、讲
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
4积极鼓励家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