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学院实验报告格式1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工程学院
2010/2011学年 第 2学期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II
实验名称 二阶电路动态变化过
程的仿真分析
班级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报告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电力工程学院二〇〇七年制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9.11二阶电路动态变化过程的仿真分析)
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电路参数与其暂态过程的关系。
2、观察二阶电路在过阻尼和欠阻尼三种情况下的相应波形,加深对二阶电路相应的认识。
3、掌握观察动态电路状态轨迹的方法。
4、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使用软件进行仿真。
实验二(LC串联谐振回路特性的仿真测试)补充
1、研究LC串联谐振回路特性。
2、观察LC串联谐振回路的特性曲线。
二、原理简述
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动态的电路为二阶电路,一个二阶电路在方波正、负阶跃信号的激励下,可获得零状态和零输入响应,其响应的变化轨迹决定于电路的固有频率。简单而典型的二阶电路是一个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两者存在着对偶关系。
1、阶跃响应
如图9-1所示的RLC并联电路的原理图
图9-1
2、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和阶跃响应
如图9-2所示为RLC串联电路的原理图
图9-2
改变R1的大小,即分为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响应,分别观察每种情况下的响应波形。
三、实验接线图
1、阶跃响应
如图9-3所示的RLC并联电路,求Uc和iL为输出时的阶跃响应,进行波形仿真。
图9-3
在电感上串联一个很小的电阻后,如图9-4所示,对iL进行仿真。
图9-4
2、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阶跃响应
当R变化时,分别观察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衰减振荡、等幅振荡时的Uc的零输入响应波形和跃阶响应波形。
(a)临界阻尼,R=2K Ω时,如图9-5所示
图9-5
(b)R=5.1K Ω 时,零输入响应过阻尼电路,如图9-6
图9-6
(c)欠阻尼,R=10 Ω 时,如图9-7所示
图9-7
(d)等幅振荡,R=0 Ω 时,如图9-8所示
图9-8
四、仿真结果
1、跃阶响应
打开示波器,进行仿真,在示波器上显示的Uc的跃阶响应波形以及输入波形如图9-9所示
图9-9(a)
图9-9(b)
在电感上串联一个小电阻后,打开示波器,进行仿真,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iL的波形,如图9-10所示
图9-10
2、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a)临界阻尼, R=2K Ω时
开关由上到下,如图9-11所示
图9-11
开关由下到上,波形如图9-12所示
图9-12
(b)R=5.1K Ω 时,零输入响应过阻尼电路
开关由上到下,波形如图9-13
图9-13
开关由下到上,波形如图9-14
图9-14
(c)欠阻尼,R=10 Ω 时
开关由上到下时,波形如图9-15
图9-15
开关由下到上时,波形如图9-16所示
图9-16
(d)等幅振荡,R=0 Ω 时
开关从上到下时,波形如图9-17所示
图9-17
开关从下到上时,波形如图9-18所示
图9-18
五、结论
当电路的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能使电路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工作状态,这种转变往往需要一个过渡过程,而这个过渡的过程会使得波形发生突变。RLC并联电路中Uc的阶跃响应波形是电容的充放电过程,iL是一个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RLC串联电路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阶跃响应,临界阻尼波形是个非振荡的过程,并且是个衰减的过程,过阻尼的波形是个非振荡的过程,而欠阻尼的波形是个电磁振荡的过程,且振幅逐渐减小。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得知结论与实际理论值相一致。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对RLC并联电路中的Uc和iL为输出是的阶跃响应波形有所了解,而且对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阶跃响应中的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衰减振荡、等幅振荡的波形有所了解。而且,我觉得电路也不像书上学得那么晦涩难懂,通过软件演示实验结果,形象生动的看到了波形,对RLC并联电路有了深刻地理解。通过对这样的电路软件的学习,让抽象的波形化作形象的图示,使我们对电路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了。
补充实验:
LC串联谐振回路特性的仿真测试
首先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