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作为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经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作为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经验
近年来,**市结合农村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组织开展卫生清洁工程为切入点,在全市3232个自然村全部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有效延伸党组织在农村创先争优的工作手臂,一方面推进了村民自治工作,做到自然村这一层级有人管事、有人理事;另一方面夯实了农村执政基础,实现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再造,探索出了一条对农民进行广泛发动、有效组织、经常教育的新途径。
一、公推直选产生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按照代表性、公认性、先进性、稳定性要求,以自然村为单元,各乡镇党委派出指导工作组,到各自然村指导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通过三议两公开方式,即党员群众代表提议、村党支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票选),提议人选公开、票决结果公开,以及召开群众大会,发放选票,当场唱票,当场宣布等程序,产生村民事务理事会,使村里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农村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和其他群众公认、热心公益事业、在群众中有威望、有较强理事能力、办事公道正派的人入选村民事务理事会。全市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达1.4万余人,其中党员理事人数达3367名,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党小组563个。由于理事会成员都是村民群众公推直选产生的,各村民事务理事会就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亲缘、地缘、人缘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对农村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成为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积极力量。
二、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长效工作机制。村民事务理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作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坚持以集体利益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民主决策为手段,以全体监督为条件,紧紧围绕维护、办理、服务、管理四项职能,在组织发动群众、协调党群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建立村规民约、村庄规划、产业发展以及农村低保评定、救灾救济款分配和发放、土地征用款和集体收益分配等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管理等方面,无偿、自愿地履行村民赋予的各种职责,促进理事会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构建了村民事务理事会长效工作机制。例如,在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上,村民事务理事会通过组织、发动每家每户农民把该自己管的事自己管好、该自己干的事自己干好,组织村民集中清理陈年垃圾、聘请保洁员、指导村民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焚烧、组织制定并实施环境卫生公约,定期组织开展村内家庭卫生评比,真正使得农村的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直接服务群众上,许多村民事务理事会在村里设立民事帮办点,从理事会成员中推选代办员,及时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资询以及帮助群众办理有关民政、劳保、计划生育、农林科技、新农合、一卡通等方面的事项,较好地做到了全天候、无休日、一站式服务,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
三、加强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的系统培训教育。围绕提高村民事务理事会履职能力,整合培训资源,安排专项资金,以各级党校和农民学校为阵地,启动万名村民理事教育培训计划,大力提高村民理事会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培训内容以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岗位技能知识为主,包括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农民创业就业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村民事务理事会的基本职责、作用发挥及村民自治相关知识等内容。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为主,采取案例教学、授课与参观先进典型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实行基地化、专业化培训。特别是通过系统培训,在村民事务理事会中广泛推行四头四心工作法,即困难面前不低头,有了成绩不昂头,遇到问题多碰头,自己首先带好头;教育村民要有耐心,为民办事要有诚心,办事公道不带私心,善始善终坚定信心,使理事会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在全市对理事会成员的三级培训中,市级培训200人次,县级培训1962人次,乡级培训15237人次,所有理事会成员普遍轮训了一遍。
四、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党建无缝链接。在村民事务理事会组建过程中,明确村党组织为加强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的责任主体。在工作部署上,把组建村民事务理事会的力度与成效作为检验村党组织工作的试金石,注重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带动群众创先争优的示范作用,实现村民自治工作和村党组织建设的无缝链接,对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及时进行整顿。在加强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过程中,注重围绕推进村民自治工作,通过广泛实行公推直选村民理事会成员,提升村民参与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热情;通过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实行民主决策,做到凡是关系到村民群众利益的大事,都通过村民理事会这个平台由村民自己当家、自己做主、自己决定;通过由村民事务理事会来完善村规民约,进而实现村级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村级事务有约可依;通过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来实行民主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