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课件)《世界历史》高教版基础模块.pptx

发布:2025-03-08约2.42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地理位置:;游牧;政治:部分阿拉伯部落开始摒弃部落意识,结成联盟抵御外敌。

经济:半岛西部商路上的麦加城与临近各国和部落缔结了商务协定。

文化:阿拉伯人的语言和文字日趋统一。;穆罕默德

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比鲁尼;“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萨冷;材料一: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在公社内,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古兰经》还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和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因此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社会法规和政治制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自学任务】:阅读教材,完成阿拉伯文化成就表格。;《一千零一夜》又称《天方夜谭》,

它是一部最早诞生于古波斯文明时代的故事和之后的阿拉伯时代的民间故事集。源于东方口头文学传统、于9世纪左右以阿拉伯文成书。

成书后一直在阿拉伯地区流传,但只是普通的民间文学,不太受到重视,到18世纪初传到西方。在20世纪初经西方传到中国。;印度泰姬陵;《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及结合阿拉伯地理位置,归纳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阿拉伯帝国灭亡;◎奥斯曼一世;世界历史上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二、中古时期的日本;读图:结合课本说说日本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点:;在日本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变革,一是“大化改新”,谓之“唐化”;二是“明治维新”,谓之“欧化”;三是“战后民主改革”,可以称之为“民主化”。“唐化”是对中国唐朝文化的吸收,“欧化”是与西方文化冲突、融合,而“民主化”无疑是“欧化”的深入,是日本的现代化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冬君教授;最高统治者:“大王”;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部民在当时是生活在最底层、地位最低下的人,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曰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隋书.倭国传》;645年6月12日,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谋划实施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宫廷政变。最终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皇室夺回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轻太子为孝德天皇(36代)。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吸收了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布《改新之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找到大化改新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政府颁布“垦田永世私财发”,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天下诸人竟为垦田,势力之家驱使百姓,贫穷百姓无假自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九世纪中期,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

1192年-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期;

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开始的室町幕府统治时代;

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江户幕府时代。;地方豪强为了保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