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TH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毕业设计(秸秆毕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存档编号
毕 业 设 计
题目80T/H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秸秆)
学 院 电力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目录
摘要 - 1 -
Abstract - 2 -
第一章 绪论 1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2、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2
3、生物质锅炉与燃煤锅炉的差异 3
3.1 给料方式 3
3.2 床料粘结和积灰 3
3.3 床料选择性 3
3.4 高低温腐蚀 3
3.5 污染物排放 4
第二章 锅炉结构与设计简介 5
2.1锅炉设计参数 5
2.2 秸秆成分 6
2.3 燃料分析校核计算 6
第三章 计算说明书 7
3.1.锅炉性能预计 7
3.2.灰平衡与灰循环倍率 7
3.3.燃烧产物热平衡方程式 7
3.3.5 炉膛放热份额 9
3.3.6 烟气的焓增 9
3.4.炉膛的传热系数 10
3.5.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热力计算 12
3.6.炉膛 15
3.7.风、烟系统 15
3.8.尾部受热面 21
第四章 热力计算 25
4.1 燃烧计算 25
4.1.1燃烧计算 25
4.1.2 燃烧产物平均特性计算 25
4,1,3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燃烧产物的焓温表 27
4.1.4 飞灰计算 28
4.2 炉膛设计及热力计算 29
4.2.1 锅炉设计参数 29
4.2.2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 30
4.2.3 炉膛结构特性计算 31
4.2.4 炉膛热力计算 32
4.3 高温过热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37
4.3.1 高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37
4.3.2 高温过热器传热计算 37
4.4 低温过热器设计及传热计算 40
4.4.1低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40
4.4.2 低温过热器传热计算 41
4.5 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3
4.5.1省煤器结构计算 43
4.5.2省煤器传热计算 45
4.6 空气预热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6
4.6.1 空气预热器结构计算 46
4.6.2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 47
4.7 旋风分离器烟气阻力计算 49
本章小结 57
第五章 风压阻力计算 58
5.1 炉膛风室压力pRh计算 58
5.2 炉膛配风装置上压力pRmax计算 58
5.3炉膛配风装置阻力计算 58
5.4 回料器设计计算 61
5.4.1回料器结构尺寸计算 61
5.4.2回料器风室压力计算 62
5.4.3回料器配风装置阻力计算 63
本章小结 67
第六章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及设计成果概述 68
6.1 热力计算汇总 68
6.2 锅炉热平衡计算误差校核 69
6,3 方案概述 69
6.3.1 着火和稳燃 69
6.3.2 防磨 70
6.3.3 着火和稳燃 70
6.4 锅炉结构简介 70
6.4.1锅筒 70
6.4.2 锅筒内装置 70
6.4.3 水冷壁及下降管 70
6.5燃烧设备 71
6.5.1 给煤机 71
6.5.2 布风板 71
6.5.3 分离器 71
6.5.4 回料器 71
6.6 过热器 72
6.7 省煤器 72
6.8 空气预热器 72
6.9 钢架及平台楼梯 72
6.10 炉墙及保温结构 72
6.11 密封和膨胀 73
6.12
显示全部